使用GPS全球定位系统手持机( )
A.可精确确定1千米范围内其它事物的具体位置
B.在幽深的峡谷中并不会影响使用效果
C.操作比较复杂,但价格在不断降低
D.可以直接向手持机中输入经纬度数据以建立一个个航点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分析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黄河源出巴颜喀拉山,于山东垦利县境入海。其干流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平方千米。黄河养育着中华民族,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材料一
黄河是中国历史上决口、改道最多的河流。春秋以前,黄河下游流经河北平原入海,河道无所约束,漫流改徙无定,时常多股河道并存。战国时期,黄河下游两岸筑堤,河道逐渐固定。由于中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河水浊重,号为一石水而六斗泥”。汉文帝时黄河下游出现大规模决口。东汉初年,王景治河,随地势高低,截弯取直,修筑堤防,开辟了一条新的河道。其后,北方游牧民族人居黄河中游,大片土地由耕转牧,水土流失相对减缓。至唐末,800年间黄河下游河道相对稳定。
北宋初年,随着黄河下游河道逐渐淤高,出现悬河,“高民屋殆逾丈”。1128年,宋东京留守杜充为阻止金兵南下,于李固渡扒开河堤。黄河决口,东经豫东北、鲁西南地区,汇为入淮。此后七百多年间,黄河不再进入河北平原,夺淮入海,多次决口、改道,改变了黄淮平原的原有水系。水患遍及黄淮平原,洪水吞没大片土地,夺去千百万人的生命和财产。洪水过后形成的许多沙丘和沙坡,吞噬大量农田、房屋,淤没城市,淤塞运河,阻塞交通。明清时期,黄淮平原“农业生产日趋衰落,成为全国贫困地区之一”。
——摘编自邹逸磷《中国历史地理概论》
(1)概括指出北宋之前黄河流域在中华文明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2)为什么明清时期黄淮平原“农业生产日趋衰落,成为全国贫困地区之一”?
(3)据《河防一览》记载,黄河平时“沙居其六”,伏汛时“水居其二”,试说明原因。
(4)自开封以下的黄河河段向东北流入渤海,与南下夺淮入海相比会新增一种水患。指出该水患的名称并说明其发生的季节与原因。
材料二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是回!”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骄傲。然而,1972年后的26年间黄河有21年出现过断流现象。断流严重影响了黄河两岸的生态系统和人民的生产生活。
据有关方面研究,黄河断流与人口增加、经济发展、气候趋于干旱、中上游过度用水、管理不善等因素有关。
长期以来,黄河管理以防洪治理为主,水资源“自由取用”,优先满足生产、生活用水需求而忽视生态系统的需要。随着“生态水”理念的提出,1998年12月,国务院批准了以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赢”为主旨的新的分水方案,原国家计委、水利部联合颁布了《黄河可供水量年度及干流水量调度方案》和《黄河水量调度管理办法》,授权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对黄河水量实行统一调度。1999年黄河水利委员会正式对流域水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调度,变以往的“以需定供”为“以供定需”,根据水资源与水环境的承载能力,优化配置水资源。
2000年以来,在气候条件大体不变的情况下,黄河已经连续8年未断流。黄河已逐步重现往日奔腾不息的风采。
(5)运用政治常识分析政府在解决黄河断流问题上所起的作用。
(6)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是由不同部分构成的复杂整体,分析其中所体现的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7)结合材料,分析黄河水资源利用的实践与观念创新的辩证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京沪高速铁路于2008年1月18日在北京举行动工仪式。京沪高铁是中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投资规模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一项工程。完成问题。
京沪高速铁路全线将优先采用以桥代路的方式建设,其目的不是为了( )
A.保证运输的高安全性 B.节约土地资源
C.方便铁路两侧的车、人通过 D.降低建设成本,减少投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某劳动密集型工业部门,计划利用甲地的原料,在①②③④地选择一处进行生产,然后把产品销往乙地。经观察,四地生产该产品的单位产品成本如下,分析表格并完成问题。
地点 | 原材料运费 | 产品运费 | 土地成本 | 工资成本 | 其它成本 |
① | 3 | 4 | 5 | 2 | 5 |
② | 4 | 4 | 5 | 3 | 6 |
③ | 2 | 3 | 5 | 1 | 4 |
④ | 5 | 7 | 5 | 4 | 4 |
若在③地点建厂,下列四种工业部门中,最适合发展的是 ( )
A.印刷厂 B.甜菜制糖厂 C.电视机装配厂 D.精密仪表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有关青藏高原区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下,地形复杂多样 B.太阳辐射强,日照长、气温高
C.地面多为森林覆盖,土层深厚 D.大部分地方属内陆流域,多冰川湖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目前在我国各大城市随处可见自选商场,出现这种商业组织形式的原因是( )
A.人们的购买力增加
B.为了让市民体验营业员工作的艰辛
C.为了检验市民的道德素养,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D.商场为扩大营业额,增加货物品种,增设货物陈列架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