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下述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美联社报道,美国时间2006年11月15日6点15分日本千岛群岛附近(如图1)发生里氏8.1级强烈地震,并发布海啸警报。日本气象厅同时表示,地震引发的海啸将高达2米,呼吁当地沿岸居民迅速撤离。

材料二  据日本气象厅报告,千岛群岛东部东京时间2007年1月13日13时24分发生里氏8.3级地震(如图2)。震源位于海床下30公里。

1.千岛群岛附近短期内连续发生大震的原因是

A.处在海洋上,地壳太薄

B.在亚欧板块、北美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

C.在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

D.处在大洋中板块张裂边界

2.这两次地震对日本并未造成多大的危害,主要原因是

A.震级小                          

B.日本建筑物抗震系数大

C.震中位于海洋上                  

D.日本多震,防震意识强

3.下列影响地震对地面破坏程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震级越大破坏越大

②震源越深破坏越大

③震中距越小破坏越大

④地面越平坦破坏越大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4.千岛群岛东部1月13日地震属于

A.浅源地震                    

B.中源地震

C.深源地震                    

D.都不是

 

【答案】

 

1.C    

2.C     

3.A     

4.A

【解析】本题考查日本地震。

1.,千岛群岛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2.结合图示,由于此次地震发生在距离日本较远的海洋上,故对日本的影响小。

3.②震源越浅,破坏越大;错误;④山区,地势起伏大,则地震破坏越大;错误。故选A项。

4.震源位于海床下30公里,属于浅源地震。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2012学年山东省临沂市沂南二中高二下学期质量检测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读下述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美联社报道,美国时间2006年11月15日6点15分日本千岛群岛附近(如图1)发生里氏8.1级强烈地震,并发布海啸警报。日本气象厅同时表示,地震引发的海啸将高达2米,呼吁当地沿岸居民迅速撤离。
材料二 据日本气象厅报告,千岛群岛东部东京时间2007年1月13日13时24分发生里氏8.3级地震(如图2)。震源位于海床下30公里。

【小题1】千岛群岛附近短期内连续发生大震的原因是

A.处在海洋上,地壳太薄
B.在亚欧板块、北美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
C.在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
D.处在大洋中板块张裂边界
【小题2】这两次地震对日本并未造成多大的危害,主要原因是
A.震级小
B.日本建筑物抗震系数大
C.震中位于海洋上
D.日本多震,防震意识强
【小题3】下列影响地震对地面破坏程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震级越大破坏越大
②震源越深破坏越大
③震中距越小破坏越大
④地面越平坦破坏越大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小题4】千岛群岛东部1月13日地震属于
A.浅源地震
B.中源地震
C.深源地震
D.都不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2013学年吉林省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0分)读下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以色列国土面积2/3为沙漠和山地,年均降水量约200毫米。20世纪60年代中期发明了滴灌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灌溉的效率,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和农业生产效率。从80年代开始,农业实现产业化。从以粮食生产为主,转向发展高质量花卉、畜牧业、蔬菜水果等出口创汇的农产品和技术,用高科技、现代管理不断提高农业效益,形成高投入、高科技、高效益、高产出的特色。

    材料二  见下图

材料三  吐鲁番盆地高温少雨,年均降雨量只有16毫米,而蒸发量却高达3000毫米以上。古代人民修建特殊的灌溉工程—坎儿井,使火洲戈壁变成绿洲良田,生产出驰名中外的葡萄、瓜果和粮食、棉花、油料等。近年由于水资源十分短缺,加之不合理的开发利用,造成地下水位不断下降,使“坎儿井”流量减少,甚至干涸。

(1)两地都是在沙漠上发展农业生产,但两地沙漠成因差异大,分别说明两地沙漠的形

成原因(4分)。

(2)分析两地发展农业共同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8分)。

(3)根据材料介绍坎儿井的原理、水源来源、功能及作用(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读下述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美联社报道,美国时间2006年11月15日6点15分日本千岛群岛附近(如图1)发生里氏8.1级强烈地震,并发布海啸警报。日本气象厅同时表示,地震引发的海啸将高达2米,呼吁当地沿岸居民迅速撤离。
材料二 据日本气象厅报告,千岛群岛东部东京时间2007年1月13日13时24分发生里氏8.3级地震(如图2)。震源位于海床下30公里。


1.千岛群岛附近短期内连续发生大震的原因是


  1. A.
    处在海洋上,地壳太薄
  2. B.
    在亚欧板块、北美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
  3. C.
    在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
  4. D.
    处在大洋中板块张裂边界

2.这两次地震对日本并未造成多大的危害,主要原因是


  1. A.
    震级小
  2. B.
    日本建筑物抗震系数大
  3. C.
    震中位于海洋上
  4. D.
    日本多震,防震意识强

3.下列影响地震对地面破坏程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震级越大破坏越大
②震源越深破坏越大
③震中距越小破坏越大
④地面越平坦破坏越大


  1. A.
    ①③
  2. B.
    ②④
  3. C.
    ①②
  4. D.
    ③④

4.千岛群岛东部1月13日地震属于


  1. A.
    浅源地震
  2. B.
    中源地震
  3. C.
    深源地震
  4. D.
    都不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图21和下述材料,回答问题。(10分)(此题为原创题)

材料:“珠三角”面积为4.17万平方千米,人口密度超过2000人/平方千米。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出现了两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第一次产业转移在改革开放初,主要承接香港的服装、纺织、塑料制品等产业;第二次产业转移始于20世纪90年代,通过大力引进计算机、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目前初步确立了珠三角在华南经济圈的中心地位。

(1)分析珠三角在第一次产业转移中承接香港产业的优势区位条件有哪些?

(2)说出珠三角的产业转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