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蓝化效应”是指城市水体面积在城市环境保护中所起的作用。下表示意我国一些城市市区水域面积数据(单位:km2)。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清洁的水体在城市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是
A. 净化各种生产污水B. 提供居民生活用水
C. 形成对流,净化空气D. 释放热量,降低气温
【2】目前,我国城市建设中往往忽视水体的“蓝化效应”,其原因可能是
A. 城市内涝灾害严重B. 城市市区用地紧张
C. 城市发展缺少规划D. 城市环境质量低下
【3】与表中其他城市相比,武汉市“蓝化效应”最强,其自然原因主要是
A. 降水丰富,蒸发微弱B. 河道弯曲,水流缓慢
C. 植物茂盛,涵养水源D. 地势低洼,水网密布
【答案】
【1】C
【2】B
【3】D
【解析】
【1】清洁的水体可以净化部分污水,但不能净化各种生产污水,A错;提供居民生活用水,不是环境保护功能,B错;水体可以加快蒸发,促进对流,净化空气,C对;夏季,水体蒸发吸热降温,冬季水体可以升高温度,D错。
【2】城市地租较贵,水体规划建设不会带来丰厚的经济收益,因此,投资者不愿将大量土地用于水体建设,城市用地紧张,导致忽略了水体的“蓝化效应”,所以选B。
【3】武汉市地处江汉平原,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势低洼,水网密布,“蓝化效应”最强,D对;武汉降水不如广州和上海丰富,A错;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植物茂盛,涵养水源两个选项不是城市水域面积大蓝化效应强的原因,B、C错。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广东开平碉楼,状似碉堡,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马降龙碉楼群,是当地黄、关两大家族的海外侨乡于清朝末年和民国初年所建,呈现“上身洋装,下身唐装”的特点。上世纪60年代,开平3次大洪水漫过民居屋顶,村民登上碉楼得以避难。
读下面两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开平碉楼密度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从中心向四周同心圆递减B. 河流两岸密集向四周递减
C. 从河流交汇处向四周递减D. 从中心向四周放射状递减
【2】马降龙碉楼群的选址深受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对其分析合理的是
①紧邻潭江,水源充足,便于取水 ②地势低平,暴雨频发,便于避难
③河流凸岸,泥沙堆积,便于农耕 ④河流凹岸,河流侵蚀,便于防卫
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③④
【3】开平碉楼建筑呈现“上身洋装,下身唐装”的特点,其原因是
A. 岭南建筑风格B. 便于防洪防匪C. 适应自然环境D. 地处著名侨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图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附近的交错带
A. 自然植被改善 B. 风力侵蚀减弱
C. 地下水流向绿洲区 D. 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
【2】“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
A. 在荒漠区植树造林 B. 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
C. 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 D. 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红树林是一种枝繁叶茂、根系发达的海岸植被,林中栖息着多种鸟类。广西红树林分布区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目前,该保护区的红树林正作为旅游资源被适度开发。
(1)有红树林分布的沿岸地区,遭受特大风浪袭击后,经济损失较小,红树林所起的作用是 。
(2)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10年7月16日正式发布了全球首份全面评估红树林湿地环境现状的综合报告,报告指出,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红树林面积已缩减了五分之一以上。红树林具有哪些价值?
(3)为保护红树林资源,我们应采取哪些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乌尔米耶湖位于伊朗西北部,海拔1275 m.,是世界第三大成水湖,水域面积季节变化大,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生物圈保留区。湖中有一种红色水藻,当盐度达到一定高度时快速繁殖,把湖水染成血红色.造成其他野生生物大量死亡.环境恶化,读丰水期湖’自水域面积图(下图)和湖区气候统计表。
(1)简述乌尔米耶湖丰水期主要补给水源。
(2)指出湖水颜色最红的季节,并分析自然原因。
(3)针对湖泊面积不断缩小,请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亚洲某月季风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季节最有可能是北半球的( )
A. 春季 B. 秋季
C. 冬季 D. 夏季
【2】B风形成的原因是( )
A. 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B.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C. 受信风带的控制
D. 受副热带高气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四川省某市2015年人口普查数据表,回答下面小题。
【1】只考虑人口自然增长,该市的人口增长模式是
A. 原始型 B. 传统型 C. 现代型 D. 过渡型
【2】表中数据能反映的该市人口问题是
A. 性别结构严重失调 B. 人口老龄化
C. 就业压力大 D. 劳动力成本低
【3】2015年遂宁市常住人口为329万人,而户籍人口为378万人,引起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 生态因素 B. 政治因素
C. 经济因素 D. 社会文化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不同地点昼长随季节(北半球)变化统计曲线图”,回答问题。
(1)判断A、C、D三地的地理纬度:A______;C________;D___________.
(2)昼夜长短随季节而变化,但___(填图中字母)地区例外,这里昼夜长短的情况是_____。
(3)从A到D的四幅图中可以发现,昼夜长短变化幅度的规律是__________。
(4)当B地昼最长时,上海(121.5°E、31.5°N)这一天的太阳起落方向和太阳高度变化是:从________方向日出,太阳高度逐渐升高,大约到________(北京时间)达到最大,之后太阳高度逐渐降低,在________方向日落。
(5)若要在A、B、C三地中选择一地建航天发射场,不考虑地形、气候等因素,宜选________地,简述理由______。
(6)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的空间变化规律________;昼长达一年中最长的范围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我国毛乌素沙漠东南缘的萨拉乌苏河流域,地处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漠的过渡带,蕴藏着丰富的晚第四纪气候环境演变的地质信息。下图为距今2.3~1万年期间萨拉乌苏河流域米浪沟湾地层剖面示意图,其中黑垆土是发育于黄土母质上的一种土壤。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材料推测距今1.9万年时期萨拉乌苏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可能是
A. 气候湿热,出现雨林
B. 气候干热,沙漠扩张
C. 气候暖湿,湿地增加
D. 气候干冷,出现针叶林
【2】沉积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的沉积物厚度。根据材料分析,萨拉乌苏河流域米浪沟湾平均沉积速率最大的时期为
A. 距今2.34~1.93万年B. 距今1.93~1.9万年
C. 距今1.9~1.45万年D. 距今1.45~1.0万年
【3】地层剖面示意图中甲时期的大气环流特点是
A. 受西北季风影响增强B. 受东南季风影响增强
C. 受东南信风影响增强D. 受河陆风影响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