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近年来积极采取包括发展新能源在内的措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木薯是喜高温、不耐霜雪作物,也是生物质能源燃料乙醇(新能源)的重要原料。每生产燃料乙醇1吨需要消耗鲜木薯约7.5吨。下图是某省级行政区年均温分布图,读图和材料回答23~26题。
23.图中所示区域最适宜种植木薯的地方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4.与化石能源相比,种植木薯、发展木薯燃料乙醇的优点是
A.节约土地资源 B.原料有可再生性
C.减少原料运输量 D.原料适宜长期储存
25.该区域地势总体特征是
A.西北高东南低 B.东高西低 C.中间高四周低 D.南高北低
26.该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是
A.地下水 B.大气降水 C.湖泊水 D.冰雪融水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我国近年来积极采取包括发展新能源在内的措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木薯是喜高温,不而霜雪作物,也是生物质能源燃料乙醇(新能源)的重要原料。每生产燃料乙醇1吨需要消耗鲜水薯约7.5吨。图4是某省级行政区年均温分布图,读图4和材料回答8.-11题。
8.图4所示区域最适宜种种植木薯的地方是
A.甲 B.乙 C.丙 D丁
9.与化石能源相比,种植木薯、发展木薯燃料乙醇的优点是
A. 节约土地资源
B.原料有可现生性
C.减少原料运输量
D.原料适宜长期储存
10.该区域地势总体特征是
A. 西北高东南低
B.东高西低
C.中间高四周低
D.南高北低
11.该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是
A.地下水 B.大气降水
C. 湖泊水 D.冰雪融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届四川攀枝花米易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我国近年来积极采取包括发展新能源在内的措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木薯是喜高温、不耐霜雪作物,也是生物质能源燃料乙醇(新能源)的重要原料。每生产燃料乙醇1吨需要消耗鲜木薯约7.5吨。图是某省级行政区年均温分布图,读图和材料回答题。
【小题1】图所示区域最适宜种植木薯的地方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节约土地资源 | B.原料有可再生性 |
C.减少原料运输量 | D.原料适宜长期储存 |
A.西北高东南低 | B.东高西低 |
C.中间高四周低 | D.南高北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届新疆兵团二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我国近年来积极采取包括发展新能源在内的措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木薯是喜高温、不耐霜雪作物,也是生物质能源燃料乙醇(新能源)的重要原料。每生产燃料乙醇1吨需要消耗鲜木薯约7.5吨。图12是某省级行政区年均温分布图,读图12和材料回答问题。
1.图12所示区域最适宜种植木薯的地方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与化石能源相比,种植木薯发展木薯燃料乙醇的优点是
A.节约土地资源 B.原料有可再生性
C.减少原料运输量 D.原料适宜长期储存
3.该区域地势总体特征是
A.西北高东南低 B.东高西低 C.中间高四周低 D.南高北低
4.该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是
A.地下水 B.大气降水 C.湖泊水 D.冰雪融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重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我国近年来积极采取包括发展新能源在内的措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木薯是喜高温,不耐霜雪作物,也是生物质能源燃料乙醇(新能源)的重要原料。每生产燃料乙醇1吨需要消耗鲜水薯约7.5吨。图4是某省级行政区年均温分布图,读图4和材料回答问题。
1.图4所示区域最适宜种种植木薯的地方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与化石能源相比,种植木薯、发展木薯燃料乙醇的优点是
A.节约土地资源 B.原料有可再生性
C.减少原料运输量 D.原料适宜长期储存
3.该区域地势总体特征是
A.西北高东南低 B.东高西低
C.中间高四周低 D.南高北低
4.该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是
A.地下水 B.大气降水
C.湖泊水 D.冰雪融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我国近年来积极采取包括发展新能源在内 的措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木薯是喜高溫,不耐霜雪的作物,也是生物能源燃料乙醉(新能源)的重要原料。每生产燃料乙酵1吨需要消耗鲜 木薯约7.5吨。图5是某省级行政区年均温分布酊,读图5和材料回答9一10題。
9. 图5所示区域最适宜种植木薯的地方是
A.甲 B.乙、 C.丙 D. 丁
10.与化石能源相比,种植木薯,发雇木薯燃料乙醇的优点是
A.节约土地资源 B.原料有可再生性
C.减少原料运输量 D.原料适宜长期储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