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我国沿32°N地形剖面图甲和我国各类地形所占比例图乙,回答下列各题。
【1】图甲中③山脉是( )
A. 太行山脉B. 巫山山脉C. 秦岭山脉D. 横断山脉
【2】图甲中B所代表的地形类型是图乙中的( )
A. aB. bC. cD. d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图7为“某国2017年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导致该国青壮年性别比严重失衡的因素是
A. 政局动荡 B. 生育观念
C. 产业结构 D. 自然灾害
【2】该国最可能位于
A. 北美 B. 西亚 C. 西欧 D. 南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1】读下图该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包括( )
①地广人稀 ②气候宜人 ③交通便捷 ④矿产丰富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2】该地区南部人口密度相对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南部( )
①气温较适宜 ②位于平原地带 ③开发历史较长 ④经济相对发达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在自然环境方面,我国形成了特点各异的三大自然区(如下表)。读表回答下面小题。
【1】表中空格①、②应该填写的内容分别是( )
A. 地形、热量 B. 热量、水分
C. 水分、热量 D. 海陆位置、纬度位置
【2】相对于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是( )
①降水丰富 ②热量充足 ③光照充足 ④气温日较差大 ⑤气温年较差大 ⑥灌溉水源充足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③④⑥ D. ③④
【3】青藏高寒区相对于东部季风区光照充足的主要原因是( )
A. 纬度 B. 地势
C. 内陆 D. 昼夜长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安徽省位于我国中部地区,淮河穿省而过,地形复杂多样,南、北、东、西差异很大。
(1)比较图中A、B两地气温差异并分析原因。
(2)D河流域洪涝灾害频发,试简述其原因。
(3)该省皖南丘陵地区和淮北平原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差异较大,试从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两方面说明其差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土地面积、水资源总量、人口及耕地等指标的对比。读图可知,图中字母a、b、c、d代表的指标分别是( )
A. 水资源总量、土地面积、人口、耕地B. 耕地、土地面积、人口、水资源总量
C. 人口、水资源总量、耕地、土地面积D. 土地面积、人口、耕地、水资源总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西藏拉鲁湿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的城市湿地。它位于拉萨市的西北角,为典型的青藏高原湿地,该湿地的主要植被是沼泽草甸。回答下列各题。
【1】拉鲁湿地位于高寒的青藏高原上,其成因不包括
A.降水较多
B.气温低,蒸发弱
C.地势相对较低平,易积水
D.高山冰雪融水是主要来源
【2】拉鲁湿地的作用表现在
①是拉萨市氧气的主要补给源之一
②增加拉萨市区的空气湿度和温度
③吸附空气中的尘埃,吸收有毒气体,是拉萨市的空气净化器
④有非常大的蓄洪能力,可有效消除拉萨市区北部的山洪威胁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拉鲁湿地的发展方向,不可取的是
A.通过湿地建设和草种改良,合理发展畜牧业
B.利用湿地的大面积水域发展水产业
C.利用其独特的高原天然湿地风貌和动植物种类,发展旅游业
D.利用湿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拉萨市的广阔市场,建立蔬菜、瓜果生产基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中甲、乙两地景观不同。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乙两地自然带的差异
A. 与纬度位置有关B. 与海陆分布有关
C. 与沿岸洋流有关D. 与地形阻挡有关
【2】乙地自然带的分布属于
A. 纬度地带性B. 干湿度地带性
C. 垂直地带性D. 非地带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 墨累—达令河流域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以亚热带大陆性干旱与半干旱气候为主,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200~500毫米,农业需要灌溉。在20世纪 70年代,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流域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材料二 墨累—达令河流域重要水库和灌溉区的分布。
(1)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上、中游地区截取了大量河流径流。分析这样做对下游自然地理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2)针对墨累—达令河流域开发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如何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3)为解决墨累—达令河流域灌溉水源不足的问题,澳大利亚政府实施了“东水西调”工程。简析该流域以东地区水量丰富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