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读“澳大利亚大陆多年平均每日日照时数等值线”图,回答问题。

(1)描述图中多年平均每日日照时数的分布规律。

(2)甲乙两地每日日照时数较长,试分析其原因。

(3)计算图中日照时数最多相差小时数。

(4)图中丁地冬季和夏季的每日平均日照时数差别很大,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答案】(1)南部和东部日照时数较短,向中部和西部逐渐增加。

(2)甲地日照时数较长,主要是位于大陆内部,常年受副热带高压影响,晴天较多;乙地主要是位于大分水岭的背风坡,晴天多。

(3)4~6小时

(4)丁地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晴天多,且该季节太阳直射南半球,昼长较长,因而该地夏季每日日照时数较长。冬季受西风影响降水多,且该季节太阳直射北半球,丁地昼长较短,因而冬季每日日照时数较短。

【解析】

题目通过澳大利亚的日照时数等值线分布,考查等值线的判读规律和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及气候成因的总结分析能力。

(1)从图中多年平均每日日照时数等值线的分布东南部与西北部差异较大; 南部和东部日照时数较短,向中部和西部逐渐增加。(2)甲地每日日照时数较长,可以从位置、气候类型主要是位于大陆内部,常年受副热带高压影响,为热带沙漠气候,晴天较多;乙地主要从地形位于大分水岭的背风坡,晴天多。(3)图中日照时数最多是丙地,约为10-11小时,丁地南部最弱约为5-6小时,所以相差小时数约为4~6小时。(4)分析图中丁地冬季和夏季的每日平均日照时数差别大,可以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引起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及天气的季节变化夏季太阳直射南半球,该地昼长较长,每日日照时数较长,正午太阳高度大;丁地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晴天多。冬季太阳直射北半球,丁地昼长较短且正午太阳高度较小,该地受西风影响降水多,阴天多,因而冬季每日日照时数较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甜菜制糖工业清洁生产流程图。完成下题。

与原流程相比,甜菜制糖工业清洁生产

A. 提高了糖的产量 B. 增加了产品种类 C. 解决了资源不足 D. 实现了“零排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特里斯坦岛(下图)位于板块交界处,被称为全世界最偏远且有人居住的岛,岛上只有265位居民,经济落后,尚有大片未开垦土地。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当地食品需要依赖进口,主要原因是

A. 劳动力和种植技术欠缺B. 气候不适宜放牧,乳畜产品少

C. 土地资源不足,生产规模小D. 自然灾害较多,农业受灾严重

2该岛招聘启事,要求农夫懂温室蔬菜培育,还要懂得照顾牛羊,这样的农夫最可能是面向哪个国家

A. 越南B. 英国C. 巴西D. 秘鲁

3下列关于该岛的推断,最可信的是

①随处可见黑色多孔的岩石

②进口水果、蔬菜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为航空

③全年多刮西南风且风力强劲

④该岛气候较为湿润

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某区域等高(深)线示意图,单位:米”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M地高度约为

A. 80B. 160C. 240D. 320

2最近几十年来,②处等深线不断向东移动,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 沿海地区滥采滥挖珊瑚礁B. 河口段经常使用挖沙船清除泥沙

C. 流域内植被破坏严重,入海泥沙沉积加重D. 沿海地区红树林遭到了严重破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最新研究发现,鸟粪可以降低北极的气温。每年迁徙至北极地区的鸟类产生的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会释放约4万公吨的氨,氨与海水浪花喷洒出的硫酸盐及水分子混合后,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这些尘埃颗粒物不仅集中在鸟群附近,在整个北极均有分布。下右图示意大气受热过程,下左图示意北极地区海鸟。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鸟粪对北极地区气温的影响主要环节是

A. ①增强B. ②增强C. ③增强D. ④增强

2该影响最明显的季节是

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我国东部某省针对地势低洼积水区开发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1该农业生产模式,

A. 因地制宜,减轻盐碱 B. 降低区域整体海拔

C. 减轻农民劳作负担 D. 导致严重的农药污染

2】【2最适宜推广该农业生产模式的地区是

A. 三江平原 B. 华北平原 C. 长江中下游平原 D. 珠江三角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某时刻海平面与相应6000 m高空等气压差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若空气中水汽含量较丰富,此时甲、乙两地近地面的天气及成因正确的是

A. 甲地为阴雨天气,盛行上升气流B. 甲地为晴天,受反气旋控制

C. 乙地为晴天,冷锋过境D. 乙地为阴雨天气,受气旋控制

2此时,丙处近地面的风向最有可能为

A. 东北风B. 西北风C. 西南风D. 东南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某地生态工业园区的循环经济模式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循环系统中a、b、c、d依次为

A. 污水处理、服装生产、棉纺织、创意产业 B. 棉纺织、创意产业、污水处理、服装生产

C. 创意产业、棉纺织、服装生产、污水处理 D. 污水处理、棉纺织、创意产业、服装生产

2关于该生态工业园区的说法,正确是

A. 产业生产处于工业发展的初期阶段 B. 该工业园属于高科技产业园

C. 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 D. 生产过程中所有工业产品都能循环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下图)。

材料二 某地区的地质剖面图(下图)。

材料三 贺兰山东坡是世界优质葡萄产区。下图为该地葡萄加工生产流程图。

(1)描述材料一所示区域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并根据材料二简述宁夏平原的成因。

(2)比较黄河宁夏段与山东段水文特点的最主要差异以及宁夏平原成为“塞上江南”的主导自然因素。

(3)材料二中2为草原,3为针叶林,据图说明贺兰山东西两坡植被带分布的差异,并分析成因。

(4)分析该地区发展材料三所示葡萄加工产业链的经济意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