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一般情况下空气的密度与气温、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呈负相关。下图示意北半球中纬某区域的地形和8时气温状况剖面,高空自西向东的气流速度约20千米/时。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此时甲、乙、丙三地的大气垂直状况相比较
A.甲地比乙地稳定 B.乙地对流最旺盛
C.乙地比丙地稳定 D.丙地最稳定
【2】正午前后
A.甲地气温上升最快 B.乙地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
C.丙地刮起东北风 D.甲地出现强劲的偏南风
【3】该区域可能位于
A.东南丘陵 B.
【答案】
【1】D
【2】B
【3】A
【解析】
试题分析:
【1】此时,西侧空气密度大于东侧,高空自西向东的气流此时达到甲地上空附近,甲地上空垂直方向上温差大,最容易形成对流,答案AB错误;丙地上空等温线大致平行,大气气温垂直变化稳定,所以丙地大气垂直状况最稳定。
【2】图示意北半球中纬某区域的地形和8小时气温状况割面,高空自西向东的气流速均20千米/时.正午前后,是此时过后的4个小时,根据高空气流运动速度计算可知,图示甲地西侧的冷空气移至乙地附近,垂直温差变大,容易导致乙地产生强对流天气.甲地气温下降,丙地刮起东南风 ,甲地出现强劲的偏北风,故选B.
【3】从剖面图中可以看出海拔不高,地势有一定的起伏,应该为丘陵地区,A正确;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海拔在100米 以上,BD错误,华北平原在50米以下,C错误。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工业化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下降
B.区域社会经济表现出明显的平衡增长态势
C.区域内相继出现规模较大的中心城市和工业基地
D.中心城市的发展速度要显著低于区域的平均发展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示意2015年新疆某制衣公司M(多个工厂)的产业活动地域联系。完成下列各题。
【1】上图中的原料主要是指
A. 黄麻 B. 鸭毛 C. 棉花 D. 蚕丝
【2】制衣公司M到中亚投资建厂,主要是为了
A. 抢占市场先机 B. 利用廉价能源 C. 提高生产技术 D. 解决当地就业
【3】上图中直接体现的有
①生产协作②商贸联系③科技与信息联系④工业集聚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篁岭(下图)是美丽的山居村落,位于婺源东北部,篁岭因“晒秋”闻名遐迩。当秋日的阳光把晒楼唤醒的时候,一家家晒楼把鲜红的辣椒,翠绿的豆角,金黄的玉米、稻谷、黄豆……晒起来,让整个山村变成色彩斑斓的画卷。篁岭人家“晒秋”没什么讲究,赶上什么就晒什么,恨不得把整个秋天的收获都晒起来。
分析“篁岭晒秋”的旅游价值及开发的有利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环境问题的是( )。
A. 阿斯旺大坝的修建导致尼罗河下游出现土壤盐碱化 B. 台风引起海啸
C.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D. 渤海湾出现“赤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中三点代表1990年、2000年、2010年某省区的人口年龄结构,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该省份可能是( )
A. 江苏 B. 河南 C. 甘肃 D. 西藏
【2】该省份从1990年至2010年( )
A. 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人口增长迅速
B. 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人口老龄化加重
C. 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青壮年劳动人口比重增大
D. 人口出生率大幅度降低,人口增长由传统模式走向过渡模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回答问题。
(1) 图1中所示地区的地形类型是 。
(2) 据图2分析,比较Q、B两城的气候特点有何不同?简要说明影响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1943年7月,美国建议设立国际货币稳定基金,由各国根据自己的黄金外汇储备和国民收入来决定自己的投票权。英国主张建立“国际清算联盟”,根据战前3年的进出口贸易值来决定各国的份额,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英国的经济实力衰退
B.美元获得了与英镑同等地位
C.英美争夺国际货币体系主导权
D.美国确立了固定汇率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有学者说,网民利用互联网聊天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寻找信息,更主要的是为了寻找符合自己想象中的他人,以便与之进行互动。其意在说明
A.网络增加了更多就业机会
B.网络发展便利了人口流动
C.网络推动了人类思想交流
D.科技进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