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北半球某地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状况(热力原因形成)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图示甲、乙、丙、丁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气温:甲>乙>丁>丙
B.海拔:丙>丁>甲>乙
C.密度:乙>甲>丁>丙
D.气压:甲>乙>丙>丁
(2)此时,图中M地吹: (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1月,某科考队从下图中甲城市出发沿图中考察路线经高差较大的山地和较为平坦的高原到达乙地,历时17天。调查发现沿途气候区域差异显著,河流的浑浊度(河水浑浊度是指河水中悬浮物对光线透过时所发生的阻碍程度)差异较大,沿途看到的生物物种数量较少,但在乙地附近发现大量的生物物种。
(1)简析图示地区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
(2)说出科考期间图中甲地河流浑浊度特点并分析原因。
(3)分析乙地附近生物物种数量较多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经济地带的划分有明确的分界线
B.每个经济地带内部特定性质绝对一致
C.贵州省地处中部经济地带
D.三大经济地带的发展有相互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云南凭借自身的优势条件和我国农业产业调整、西部大开发之机,已逐渐成为我国花卉产业带。2013年云南花卉种植面积6.74万公顷,总产值340.4亿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云南发展花卉产业的优越自然条件是( )
A. 气候 B. 地形 C. 土壤 D. 生物多样性
【2】与世界主要花卉生产国相比,云南发展花卉的社会经济因素优势是( )。
A. 劳动力 B. 科技 C. 交通 D. 市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下图是“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处人口迅速增加的原因是
A.农业革命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食物,同时从事农业生产也需要更多的劳动力
B.医疗技术水平提高
C.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各国政治独立,民族经济迅速发展
D.全球气候变暖,更适合人类的生存
(2)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人地矛盾最为激化的阶段是________时代。试分析该阶段环境问题突出的主要原因。
(3)环境文明时代人地关系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的地表水资源主要集中在七大水系:长江(年径流量:9513亿立方米)、黄河(年径流量:661亿立方米)、松花江(年径流量:762亿立方米)、辽河(年径流量:148亿立方米)、珠江(年径流量:3338亿立方米)、海河(年径流量:228亿立方米)和淮河(年径流量:622亿立方米)。下图是“我国主要河流水质状况统计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主要河流污染状况所占比例最大的是( )
A. Ⅰ类水质 B. Ⅱ类水质 C. Ⅲ类水质 D. Ⅴ类水质
【2】下列我国河流中,水污染状况可能最严重的是( )
A. 珠江 B. 海河 C. 长江 D. 松花江
【3】下列河流中,自净能力最强的是( )
A. 淮河 B. 海河 C. 辽河 D. 珠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材料一:咸潮是指海水通过河流或其他渠道倒流到内陆水域后,水中的盐分达到或超过250毫克/升的自然灾害。
材料二:赤潮是水体中某些微小的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突发性地增殖和聚集,引起一定范围内一段时间中水体变色的现象。赤潮是海洋中由海水富营养化造成的常见污染类型。20-30℃是赤潮发生最适宜的温度范围,赤潮发生的环境条件如下图所示。
【1】下列河流中河口最易有咸潮现象发生的是( )
A. 亚马孙河 B. 莱茵河 C. 刚果河 D. 密西西比河
【2】根据赤潮发生的主要环境条件可以判断,在我国较易发生赤潮的海域一般是( )
①南方近岸海域 ②乡村近岸海域 ③北方近岸海域 ④城市近岸海域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3】我国沿海赤潮一般发生在( )
A. 9月到11月 B. 6月到8月 C. 3月到5月 D. 12月到2月
【4】如果赤潮发生的海域,有寒冷的沿岸流经过,其对赤潮的影响是( )
①使污染区域更集中 ②减轻污染程度 ③使污染区域更分散 ④加剧污染程度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②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材料二 某地气候资料图。
材料三 两大洲的纬度分布组合示意图。
(1)读材料一,该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位于半球。在材料三中,D地的气候主要是受图中气压带或风带(填数码)的控制而形成的
(2)读材料二,该气候类型的名称是 , 其分布的规律是。在材料三的A、B、C、D四地中,属于这种气候类型的是。
(3)读材料三,分析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气候类型在A处分布面积比B处大的原因
(4)读材料三,简要评价A地区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