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18.从图中看出,2000年至2010年期间,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省(区)人口数量明显增多B.丙省(区)迁入人口多
C.乙省(区)老龄化加重D.丁省(区)劳动力充足,就业压力大

分析 主要考查了不同时期人口年龄构成.2000年至2010年期间,甲省0-14岁人口比重由25%下降到21%,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7%上升到9%;乙省0-14岁人口比重由17%下降到12%,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6%上升到9%;丙省区0-14岁人口比重由10%下降到8%,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12%下降到10.5%;丁省0-14岁人口比重由27%下降到21%,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4%上升到6%.

解答 解:A、根据图中信息无法判断甲省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故不正确;
B、丙省区0-14岁人口比重由10%下降到8%,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12%下降到10.5%,15-64岁人口比重上升,说明丙省(区)迁入人口多,故正确;
C、乙省0-14岁人口比重由17%下降到12%,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6%上升到9%,老龄化问题突出,故正确;
D、丁省0-14岁人口比重由27%下降到21%,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4%上升到6%,15-64岁人口比重大,说明丁省(区)劳动力充足,就业压力大,故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较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和掌握不同时期人口年龄构成的变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该时段内,该市人口总量最大的年份是(  )
A.2003年B.2005年C.2007年D.2008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关于该省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密度十年来大幅减小
B.城市人口比重提高依靠人口自然增长
C.目前出生率低、死亡率低
D.城市人口数量十年来增长50%以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导致该市人口总数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文化因素B.政治因素C.生态环境因素D.经济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若不考虑人口迁移,该国老年人口数量与儿童人口数量相等的时间大致在(  )
A.1960年B.2007年C.2012年D.2018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导致各地出现“人口零增长”时间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A.交通便利程度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C.人口迁移率D.城市化水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从1964年以来,图中②线持续上升,其主要原因是(  )
①生活水平提高,寿命延长   ②医疗条件进步,死亡率下降
③青少年人口大量外迁   ④出生率下降   ⑤男女比例不平衡.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影响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实施重大调整的主要原因是(  )
A.克服独生子女问题B.平衡男女比例失衡
C.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D.提升家庭幸福指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国家人口计生委于2012年7月份审议通过的《2011年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公报》显示,2011年全国出生人口为1604万人,自然增长率为4.79%,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
材料二 我国每隔5年的65岁及以上人口增长示意图(65岁及以上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7%,则出现人口老龄化).

(1)根据材料一描述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
(2)材料二反映出我国人口发展中存在何种人口问题?
从图一中看出该问题产生的时间大约在2003年,导致该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人均寿命的延长和出生率的不断下降.
(3)图二漫画反映了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长大以后问题就更明显了”表现在哪些方面?
(4)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我国人口政策的制定应包括哪些内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