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幅员辽阔,地理气候条件复杂,自然突害种类多且发生频繁,除现代火山活动导致的灾害外,几乎所有的自然灾害每年都有发生。自然灾害表现出种类多、区城性特征明显、季节性和阶段性特征突出、灾害共生性和伴生性显著等特点。下图为我国台风、泥石流自然灾害的空间分布图。
判断①②两种自然灾害的种类,并指出两种自然灾害共同的防御措施。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吉林省吉林市校高三质量检测(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示意我国某省地理环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21世纪海洋经济、网络经济的背景下,打造具有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对沿海区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材料二 都市农业位于城市内部和周边地区,是农业、科教、观光相结合,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农业。近年来,该省北部涌现出许多都市农业园区。
(1)说出B港地理位置的主要特点。
(2)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该省北部形成都市农业园区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黑龙江大庆铁人中学高三3月第二次模拟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美国M公司在我国投资建设某电子产品生产厂,零部件依靠进口,产品全部销往美国,产品的价格构成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M公司的电子产品生产厂可以在全球选址,主要是因为( )
A.产品和零部件的运输成本相对较低
B.产品技术要求高,需要多国合作
C.异国生产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D.能降低原材料成本,扩大国际市场
2.M公司将电子产品生产厂由美国转移至中国,主要原因是中国( )
A.市场广阔 B.劳动力价格低
C.交通运输方便 D.原材料丰富
3.我国进一步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下列措施最有利的是( )
A.扩大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环节的国际引进
B.提高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环节的利益比重
C.加大电子信息产品高附加值环节的投入
D.限制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环节的国际引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安徽六安一中高三下学期综合训练(三)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甲、乙、丙、丁四省不同时期人口年龄构成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数据来看,最有可能首先实施“全面两孩”政策的省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从图中看出,2000年到2010年甲省( )
A.人口数量明显增多
B.省内人口流动最大
C.人口整体受教育水平提高
D.劳动力充足,就业压力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安徽六安一中学高三下学期综合训练(二)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一般在海河交汇处,当淡水与海水相遇时,淡水会自然地向海水渗透并产生渗透压,这种能量被称为“盐差能”。实验表明,当海水含盐度高达3.5%时,其与河水之间的“盐差能”相当于240m水位差的能量密度。“水压塔渗压系统”(乙图所示)为“盐差能”开发的实验方案之一。荷兰阿夫鲁戴克大坝(见甲图)中段的首家“盐差能”实验电厂已于2014年11月底发电。半透膜是盐差能的核心部件之一。
(1)荷兰“盐差能”蕴藏量丰富,请分析原因,与风力发电相比,“盐差能”发电有何优势?
(2)分析荷兰尝试开发“盐差能”的原因。
(3)在实际实验中发现,“水压塔渗压系统”发电效率远比理论值低,请分析可能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年广西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高中2.2中国的地质灾害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我国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我国发生地震灾害的频度不高,影响较小
②江南丘陵降水丰沛,地下水水位高,土壤盐碱化十分严重
③滑坡、泥石流多发生在我国西南部,地面沉降多发生在我国东部许多大城市
④对植被的破坏和大规模工程活动,是泥石流和滑坡发生日益频繁的重要原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年广西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高中2.2中国的地质灾害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某高速公路沿线四处道路地质剖面图,其中易发生滑坡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年广西钦州港经技开发区中学高中2.1中国的自然灾害特点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根据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粘虫又称剃枝虫、行军虫,是一种为害水稻、小麦、玉米、甘蔗等禾本科作物及牧草的主要害虫。粘虫在我国是一种南北迁飞间歇性猖獗的害虫。以幼虫取食稻、麦叶片,能大部或全部将叶片吃光,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在稻、麦抽穗后则咬断小穗,落粒满田,造成减产或无收。读“2013年粘虫发生趋势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我国粘虫发生区分布特点。
(2)列举有效防治粘虫灾害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四川省高三上学期模拟考试(一)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3年7月26日,甘肃天水连续4次暴雨引发了泥石流,导致7人遇难,15人失踪。下图为“泥石流发生时应急逃生示意图”和“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该地区泥石流( )
A.由山体碎屑物质在暴雨作用下快速流动导致
B.灾害发生的动力条件是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
C.右图中泥石流的流向是①
D.有人位于右图中的O点,最合理的逃生路线是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