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图a、图b分别是某两个大洲大陆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安第斯山脉的数字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流经山脉③西侧的洋流是

A.秘鲁寒流 B.本格拉寒流

C.加利福尼亚寒流 D.北太平洋暖流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判断题

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沿海平原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西省宜春市高一下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图(a、b、c代表图中等值线相应的数值),回答各题。

1.若图中曲线为等高线,且a>b>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q线为山谷线,集水线 B.mn线为山脊线,分水线

C.pq线为分水线,山脊线 D.mn线为集水线,山脊线

2.若图中曲线为垂直方向高空等压面分布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q对应的近地面天气晴朗

B.n对应的近地面天气晴朗

C.q对应的近地面气压一定比n地近地面气压高

D.n点气压一定比m点气压低

3.若图中曲线为等温线, a>b>c,且图示地区为大范围的、海陆兼备的地区,p、q位于陆地,m、n位于海洋,则此时( )

A.p地一定盛行夏季风 B.地中海表层海水盐度为一年中最低

C.m地可能有寒流通过 D.潘帕斯草原草木茂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师大附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中国、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日本五国某种农作物的栽培面积和生产量表,回答下列问题。

国家

栽培面积(km2)

产量(t /年)

中国

1 340

591

印度

408

686

斯里兰卡

222

207

印度尼西亚

90

135

日本

59

90

世界合计

2 673

2 475

1.该种农作物是

A.咖啡 B.可可 C.甘蔗 D.茶叶

2.上题所选农作物的生活习性(或分布特征)是

A.需水肥、热量很大 B.耐盐碱、干旱环境

C.多分布于低山山麓排水较好的地区 D.需充足热量和静风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师大附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面四幅气候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面四幅图分别代表一种气候类型,哪幅图代表地中海气候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④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

A.亚洲东部 B.欧洲西部

C.北美洲东部 D.非洲中部

3.与图②气候类型的成因相关的主要因素是

A.赤道低气压带 B.盛行西风带

C.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师大附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人们通常以经度0°,北纬38°为极点,将陆地相对集中的半球称为“陆半球”,另一半球为“水半球”(如图,P点为“陆半球”的极点,阴影代表“陆半球”)。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水半球”的极点应为

A.(180°,38°S) B.(0°,38°S)

C.南极点 D.北极点

2.赤道上位于“陆半球”且位于西半球的经度范围是

A.经度0°向西至20°W

B.20°W向西至90°W

C.90°W向东至90°E

D.20°W向东至90°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肇庆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聚落空间形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城市规划影响,城市空间形态与所处地理环境关系不大

B.华北平原的乡村一般规模较小

C.聚落的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扩展

D.沿河谷发展的城市,城市空间形态往往形成同心圆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肇庆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等级越高的城市,城市

A.数量越少,服务范围越小 B.数量越多,服务范围越小

C.数量越多,服务范围越大 D.数量越少,服务范围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湖南长沙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月考(五)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2015年清明小长假期间不同城市高速公路拥堵所花时间和人们能忍受的最长时间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 “拥堵痛苦指数”(拥堵所花的时间与人们所能忍受的最长时间之比称为拥堵痛苦指数)最高城市是

A.重庆 B.西安 C.北京 D.成都

2.北京、上海与其他城市相比,人们能忍受的最长时间都较高,其原因最可能是

A.人口众多 B.交通通达度高

C.长期拥堵已成习惯 D.基础设施完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