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25)下列是某中学为“重走古丝绸之路”夏令营活动所搜集的材料。据此同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示意考察区域的地理环境.

材料二? MN城均为历史丈化名城。《资治通鉴》称M城及其附近在唐代“阎阎相望,桑麻翳野”。20105月经国务院批准,N城设立经济特区(范围包括N城及其西部口岸)

1)描述M城所在地形区自然地理环境特点。(6)

2)指出M城成为古代著名集镇的有利自然条件。(8)

3)简析该区域河流的主要特点。(4)

4)分析N城设立经济特区有利的社会经济原因。(7)

 

【答案】

1)位置:毗邻中亚,东西接壤,中纬度地区,我国西北;地形:盆地;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少;植被:荒漠为;水文:内流河为主,流量小,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矿产资源丰富。(6点,6分)

2)位置:东西接壤;地形:洪积扇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4点,8分)

3)内流河为主,冰川积雪融水补给为主;流量小;流程短;易断流。(4点,4分)

4)位置:毗邻中亚、西亚,具有边境口岸的优势;具有特色的畜牧业和林果业,有丰富的能源资源,利于产业发展;文物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国家政策支持。(第13分,后面每点1分,共7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自然地理环境主要包括位置、地形、气候、水文、植被、资源等方面。读图分析,M位于我国西北地区,距离海洋远,毗邻中亚,属于中纬度地区。盆地地形,位于塔里木盆地边缘。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少。荒漠植被,河流属于内流河,流量小,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矿产资源丰富。

2)从位置分析,M城承东启西,起枢纽作用。位于山麓冲积、洪积扇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有利于农业生产,生存条件较好,形成城镇。

3)该地区河流以内流河为主,根据图中河流用虚线表示,说明有断流或中途消失,是内流河。水源以冰川积雪融水补给为主,流量小,流程短。

4N城毗邻中亚、西亚,具有边境口岸的优势,便于与国际社会交往。有丰富的能源资源,有利于工业产业发展。具有特色的畜牧业和林果业,农业基础较好,文物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交通条件改善,国家政策支持。

考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成因,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2009年10月1日60年国庆游行中,农民代表方阵彩车上巨大的稻穗寓意五谷丰登。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5分)

材料1:新中国成立以来粮食产量“六连增”。

材料2:我国某区域简图。

(1)材料2图示地区属________平原,该地区优势粮食作物是________和________。(3分)

(2)材料2图示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自然区位条件有哪些?该地区农业生产主要的不利自然因素是什么?(6分)

(3)我国粮食产量连续6年增产,结合我国农业生产的条件,填写下表。(6分)

有利条件

气候资源

水资源

土地资源

生物资源

人口资源

农垦历史

(4)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实现我国农业生产持续发展的积极措施。(10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G省区地图

材料二:G省区2010年四类农业用地比重及增减图

材料三:转基因大豆多产于美国、巴西,其价格比中国非转基因大豆平均低25%。新加坡某公司在G省区投资兴建了以进口大豆为主要原料的大型食用油加工厂。

(1)G省区地势特点是______;地貌类型K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_。

该地貌在G省区______市分布最典型。(6分)

(2)2010年G省区农业用地中______增长量最大;耕地比重不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该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和土地石漠化。(6分)

(3)影响G省区地级市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南宁、防城港、河池、柳州四城市中最有可能成为油脂加工移人地的是______。(4分)

(4)G省区大量输出的能源是______。分析该种能源资源丰富的原因。(6分)

(5)钦州湾工业区计划引入汽车制造业,请分析其有利的区位条件。(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海安县实验中学高二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选修)(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该为“我国某区域图”,结合所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 图中M地区是我国最先实行“保护性耕作法”的地区,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N地区也开始推行这种耕作法。
材料二 农业部于2003年11月6日发文要求:在我国75%以上的农村地区要逐步推广中国农科院、内蒙古农科院的农业耕作研究成果“保护性耕作法”。对耕地实行浅耕或免耕措施,并在农作物收割时,用秸秆粉碎机将农作物秸秆粉碎回田(地),或将庄稼茬子留在田(地)里过冬。
材料三 表2中的数据是图中M地区已推行“保护性耕作法”,而N地区没有实行时的土壤、大气在春、冬季时平均情况统计资料。
表2:M、N两地不同耕作方法对环境影响

地区
土壤水分
土壤空气
土壤有机质
大气悬浮质
大气水分
M
23.5%
16.7%
3.2%
3.4%
34.5%
N
6.3%
25.5%
0.7%
14.6%
18.6%
(1)填出图中两个地区的名称。
M________;N________。这两个地区被誉为“________”。(6分)
(2)“保护性耕作法”的主要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材料三显示,“保护性耕作法”保护了土壤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使大气中________减少,________增加。(4分)
(4)图中地区在发展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可能产生哪些问题?实施“保护性耕作法”以后,对农业生态环境可以有哪些改善?(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届江苏海安县实验中学高二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选修)(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该为“我国某区域图”,结合所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 图中M地区是我国最先实行“保护性耕作法”的地区,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N地区也开始推行这种耕作法。

材料二 农业部于2003年11月6日发文要求:在我国75%以上的农村地区要逐步推广中国农科院、内蒙古农科院的农业耕作研究成果“保护性耕作法”。对耕地实行浅耕或免耕措施,并在农作物收割时,用秸秆粉碎机将农作物秸秆粉碎回田(地),或将庄稼茬子留在田(地)里过冬。

材料三 表2中的数据是图中M地区已推行“保护性耕作法”,而N地区没有实行时的土壤、大气在春、冬季时平均情况统计资料。

表2:M、N两地不同耕作方法对环境影响

地区

土壤水分

土壤空气

土壤有机质

大气悬浮质

大气水分

M

23.5%

16.7%

3.2%

3.4%

34.5%

N

6.3%

25.5%

0.7%

14.6%

18.6%

(1)填出图中两个地区的名称。

M________;N________。这两个地区被誉为“________”。(6分)

 (2)“保护性耕作法”的主要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材料三显示,“保护性耕作法”保护了土壤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使大气中________减少,________增加。(4分)

(4)图中地区在发展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可能产生哪些问题?实施“保护性耕作法”以后,对农业生态环境可以有哪些改善?(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年辽宁省大连市高三压轴考试文综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10分)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是城市环境面临的两大问题,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07年12月1日,根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发布的消息,全国重点城市(部分)空气质量状况如下:

城市

污染指数

首要污染物

级别

状况

北京

136

可吸入颗粒物

Ⅲ 1

轻微污染

天津

101

二氧化硫

Ⅲ 1

轻微污染

石家庄

120

可吸入颗粒物

Ⅲ 1

轻微污染

秦皇岛

93

二氧化硫

太原

125

可吸入颗粒物

Ⅲ 1

轻微污染

上海

62

可吸入颗粒物

南京

76

二氧化硫

苏州

62

可吸入颗粒物

南通

60

可吸入颗粒物

重庆

134

可吸入颗粒物

Ⅲ 1

轻微污染

成都

172

可吸入颗粒物

Ⅲ 2

轻微污染

 

 

 

 

 

材料二:“某市区与郊区天气和空气质量监测比较表”

监测要素

大气中的污染物

年平均风速

全年云量

降水总量

年平均气温

年平均相对湿度

微粒

气体混合物

市区与效区比较

多10倍

多5—25倍

小20%—30%

多5%—10%

多5%—15%

高0.5—3℃

少6%

材料三:据国家有关部门估计,我国城市每年“生产”的垃圾约有1.5亿吨,垃圾回收利用技术成为社会迫切需要的新兴技术。图15是某城市垃圾处理方法示意图。

(1)太原大气污染较严重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2分)

成都、重庆大气污染较严重,这是因为其自然环境的特征是              。(2分)

(2)分析材料三,写出该城市垃圾处理方法中体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等循环经济原则的措施。(6分)

                          ;

②                          ;

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