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发生频度和受灾程度日趋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分布越来越集中B.经济发展过快
C.随着人口增长,对自然开发利用强度加大D.我国各地经济发展趋于均衡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水文历线是河流流量与时间关系所组成的曲线,下图是“某一河流的某一观测站在某年7月18日至20日的水文历线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该河流泛滥时间长达( )
A. 10小时 B. 16小时 C. 18小时 D. 24小时
【2】如果未来在相同的降雨条件下,该地水文历线的洪峰向右偏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观测站上游植被受到破坏 B. 观测站下游大量引水灌溉
C. 观测站上游修建大型水库 D. 观测站下游围湖造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左图为欧洲部分区域示意图,图右为图左中A、B两城市的气温和降水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A、B两城市降水量的主要差异,并说出原因。
(2)说明A城市所在的国家耕作业不发达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亚洲季风”图,回答问题。
(1在甲、乙两图中,表示亚洲一月季风图的是 图,此时南半球为 季。
(2)图乙中低气压中心名称是 ,被其切断的气压带是 。
(3)B表示 季风,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
(4)C表示 季风,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
(5)季风气候在亚洲东部最显著,而分布在北纬40°-60°的亚欧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是
,其气候特征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西气东输”线路穿越的省区中,涉及黄河流域的有 ( )。
A. 宁、陕、晋、川、鲁 B. 甘、宁、陕、晋、豫
C. 青、甘、宁、内蒙古、豫 D. 新、青、陕、晋、豫
【2】图示区域内全国性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有 ( )。
①西气东输 ②北煤南运 ③南水北调 ④西电东送
A. ①②④ B. ①②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3】下列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中,有利于改善输入区大气环境质量的工程是( )。
①西气东输 ②北煤南运 ③南水北调 ④西电东送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对策可以缓解气候变暖的是( )
①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 ②大面积植树造林
③发展技术,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 ④开发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甲为“城市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在住宅区内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图乙中M、N分别表示该市1991年和2010年城市用地比重情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在住宅区内变化曲线L1、L2、L3分别代表
A. 工业、商业、住宅 B. 商业、工业、住宅
C. 工业、住宅、商业 D. 商业、住宅、工业
【2】下列有关该城市二十年来用地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工业用地比重变化幅度最大 B. 商业和其他用地面积不断萎缩
C. 住宅用地一直是主要用地类型 D. 城市用地比重变化与经济水平下降密切相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用一个长、宽、高分别是1米、60厘米、50厘米的透明玻璃柜,在柜内底面两侧分别放置一盆热水(A盆)和一盆冰块(B盆),然后用塑抖薄膜把柜的顶部密封,在塑料薄膜的一侧开一个小孔,点燃一束香,放进小孔内)。一段时间之后,你能看到烟雾在玻璃柜内A、B、C、D之间形成一个环流。
(1)这个小孔应当开在装有________(填“冰块”或“热水”)的盆子上方。
(2)这个实验要验证的是________环流,这个环流形成过程各个环节发生的顺序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地面冷热不均 ②空气发生水平运动
③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异,形成水平气压梯度力
④空气垂直运动,引起同一水平面气压的差异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②①③④ D.①②④③
(3)下图的甲乙丙三张图中,能正确反映地表冷热不均引起的环流(箭头表示空气流动方向)及其等压面弯曲形态的是_________图。
(4)图中B、D两点,气压较低的是________点;A、B两点的气压相比,气压更高的是________点。若A、B分别表示海洋和陆地,则图示时间应当是 填“白天”或“夜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有关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无论生产力发展水平如何,整个地球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都是有限的
B.目前,世界人口已大大超过了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
C.按照目前情况发展下去,未来地球人口不会达到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极限
D.地球环境人口容量可作为调控世界人口增长的重要参考依据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