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下图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题。
“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附近的交错带
A.自然植被改善
B.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
C. 风力侵蚀减弱
D.地下水流向绿洲区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第五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示意某一河流的某一测站在2014年7月18日至20日测得的降雨量和径流过程曲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测站附近开始出现泛滥洪峰的时间约是降雨停止后( )
A.9小时 B.18小时
C.27小时 D.36小时
2.如果未来在相同的降雨情况下,该地河流径流过程线的“洪峰”点却呈现向左移动的情形,这最可能是由于( )
A.测站下游开始修筑堤防 B.测站下游大量引水灌溉
C.测站上游植被遭受破坏 D.测站上游兴建大型水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黑龙江牡丹江第一高级中学高三上期末模拟文综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略图,该地区最大海拔高度为268米,读图回答。
(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A、B两地的地貌类型及判断理由。
(2)简述图示地区村落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3)根据图示相关信息,说明图中西部地区发展农业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4)简述C地周围灌渠发达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黑龙江哈尔滨第六中学高三上期末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环境保护】
当相对湿度为80%~90%时,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低,是由霾和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即为雾霾。2013年1月以来,北京多次出现雾霾天气,与此同时,与空气质量相关的呼吸道疾病病例相应增多,引发了民众的“空气焦虑”。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雾霾天气增多,主要是由固体颗粒物增多造成的。简述我国这种大气污染物增多的主要人为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黑龙江哈尔滨第六中学高三上期末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示意1960—1999年东亚夏季海陆热力差指数逐年变化状况。东亚夏季海陆热力差指数是指夏季东亚季风区的陆地表面温度与副热带西北太平洋的海洋表面温度之差。指数大(为正值时)的年份夏季风偏强,我国易北涝南旱;反之夏季风偏弱,我国易北旱南涝。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时段东亚地区
A.陆表温度比海表温度高
B.陆表与海表温度持续上升
C.夏季海陆热力差异有固定的周期性变化
D.夏季海陆热力差异有明显的年际变化
2.据图推断我国东部季风区
A.夏季风逐年增强
B.夏季风逐年减弱
C.1961年北方地区降水偏多
D.1980年江淮地区降水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福建省高三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城市3月底的平均气温及热力环流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丙处城市功能区最可能是
A.工业区 B.商业区
C.住宅区 D.公园绿地
2.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梨花最早开放的地点是
A.甲 B.乙
C.丙 D.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福建省高三12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某地局部降水(雪)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导致图中雨雪分界线在甲、乙两处发生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 B. 大气环流
C. 地形 D.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2.下列对甲、乙两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地中雨,乙地中雪
②甲地小雪,乙地小雨
③甲、乙两地风向均为偏北风,乙地风力较强
④甲、乙两地风向均为偏南风,甲地风力较强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年山东潍坊寿光现代中学高二12月月考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列图表资料,回答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水、旱灾害尤其突出,对我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极大危害。
(1)概括我国水、旱灾害的分布及发生频次的特点。
(2)华北地区是我国旱灾最频繁、影响最严重的地区,特别是春季,试分析其春旱格外严重的原因?
(3)长江中下游平原1954年和1998年的洪水都是集中性暴雨所致,1998年长江中下游平原的降水量较1954年偏少,但洪水水位和流量却普遍高于1954年,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4).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是水灾最严重的地区。从气候、地形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5)长江中下游平原降了频繁的水灾外,还经常遭遇台风的袭击。请指出沿海地区减轻台风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