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中国产业转移线路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有关我国产业转移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海外产业首先向我国沿海经济区转移
B. 海外产业向我国的转移,最初主要集中在环渤海区域
C. 目前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向长三角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转移
D. 目前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大量转移至中西部地区
【2】有关我国产业转移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造成沿海地区人口外迁
B. 促进长三角的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
C. 产业迁移必将导致原工业区的衰落
D. 对迁入地来说可能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工业区位选择模式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工业部门与工业模式二对应的是( )
A. 时装设计 B. 炼铝厂 C. 电视机装配 D. 水果罐头厂
【2】关于工业模式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产品运输成本较高,布局宜靠近市场 B. 因大气污染严重,宜布局在郊外
C. 目前该产业在我国由沿海向内陆转移 D. 该模式的工业在布局时受科技影响较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衰退性产业转移主要是指在本地不再具有比较优势产业的向外转移。读广东产业转移效应理论模型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产业中,最有可能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衰退性产业转移的是( )
A. 汽车零配件生产 B. 节能环保业
C. 服装鞋帽生产 D. 高端装备制造业
【2】衰退性产业转移对广东省东西两翼和山区产生的正效应是( )
A. 土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扩大 B. 增加就业机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C. 促进经济发展,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 D. 有可能带来环境污染等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有关城市区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世界上的城市都位于平原地区
B. 世界上大多数城市的分布与气温有关,与降水关系不大
C. 气候条件恶劣的荒漠干旱半干旱地区和高寒地区,没有大城市分布
D. 城市大多分布在气温适宜,降水适度的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年开始垦荒,目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下图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
(1)分析三江平原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
(2)分析建三江农作物病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
(3)简述建三江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
(4)建三江被称为“中国绿色米都”。请说明建三江获此美誉的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中反映人口合理容量的数据是
某岛国环境与人口信息 | |
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 | 45万 |
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 25万 |
2006年实际供养的人口数量 | 30万 |
预测2010年供养的人口数量 | 35万 |
A. 25万 B. 30万 C. 35万 D. 45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地区调配示意图”, 完成下列问题。
【1】箭头①和③的运输方式中具有共性的是( )
A.管道运输 B.高压输电
C.水陆联运 D.利用地势的自然落差自行输送
【2】有专家指出,④工程很可能加重沿途有些地区土壤的次生盐碱化。有关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沿途有些地区潜水面较低,河水渗漏补给地下水
②沿途有些地区土壤中的盐分有逐渐向地表积聚的可能
③沿途地区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④沿途地区主要地处半湿润地区,非雨季时段,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⑤沿途地区有大量海水的侵入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
【3】②工程对于我国能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是( )
A.缓解我国由于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所带来的环境压力
B.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以气代煤
C.为提高我国能源供应安全性发挥重要作用
D.解决沿线地区及长江三角洲能源供应紧张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为缓解停车难问题,某城市采取“错峰停车”措施,鼓励各社会单位将停车车位夜间或双休日向周边社区市民开放。下图为“该城市某功能区不同时段人口流动状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功能区属于( )
A. 商业区 B. 行政区 C. 工业区 D. 住宅区
【2】“错峰停车”主要利用了该功能区与相邻功能区( )
A. 人口流动状况的差异 B. 人口密度的差异
C. 汽车拥有量的差异 D. 地租水平的差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