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几乎像永恒的约定,每当季节变换,生活在阿尔泰山、天山、帕米尔高原的农民便开始“搬家”;从山前平原搬到深山里,再从高山带回到河谷低地或沙地。他们敏锐地踩着季节的节奏,与之周旋,适应,永远在路上。阅读上述材料并完成下面小题。

1材料中所述的“搬家”或“转场”在地理学中被称为

A. 游牧业 B. 混合农业 C. 乳畜业 D. 大牧场放牧业

2材料中所述“转场”与季节对应关系较为科学的一组是

A. 山前平原一夏季 B. 高山—春季 C. 河谷低地—冬季 D. 沙地—秋季

【答案】

1A

2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畜牧业分类,山地畜牧业的季节性轮牧,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山地牧业的自然条件的变化,决定牧民生活的变化。

1从材料可知,农民生活在天山、阿尔泰山、帕米尔高原的山区,没有固定的生活地域,受自然环境影响大,属于典型的游牧业。

2牧民根据不同的季节牧草生长情况,选择短暂的居住地。山前平原地势较低,应在春季或秋季,高山上在夏季,河谷低地地势低,说明此时这里比其他地方温度高,牧草生长好,应是冬季,沙漠地区不适合放牧,选择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是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时“江苏省某市迁入入口年龄及性别统计表”。完成下列各题。

年龄段(岁)

0~14

15~29

30~44

45~59

≥60

男性人口(万)

5.04

25.14

14.68

4.94

1.76

女性人口(万)

3.84

37.10

11.63

4.01

4.78

1该市迁入人口的特征有( )

A. 以老年人口为主 B. 老年人口比重低于青少年人口

C. 男性人口比重高于女性人口 D. 与该市原有人口年龄构成相似

2迁入人口对该市可能导致的影响有( )

A. 导致该市非农业用地的减少 B. 扩大该市的环境人口容量

C. 减轻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D. 加剧了当地就业紧张局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新华社消息,我国平均每年有20个天然湖泊消亡。统计表明,湖北省五十年代共有湖泊1052个,有“千湖之省”的美誉,而目前只剩783个。昔日“八百里洞庭湖”水面缩小四成,由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退居成第二。西部一批烟波浩淼的大湖相继消亡,湖水逐渐向盐湖、干盐湖方向发展,除闻名中外的罗布泊外,东西居延海、艾丁湖(海拔-155m)已是一片荒漠。有关专家说,湖泊环境的日益恶化,已造成灾害频发,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性因素。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使“八百里洞庭湖”退居成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的主要原因是

①围湖造田②水土流失严重引发的泥沙淤积③蒸发和下渗④引水灌溉造成的湖水锐减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2西部地区盐湖、干盐湖逐年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A. 引水灌溉,蒸发、下渗量大 B. 冰雪融水量不足

C. 气候恶化,年降水量减少 D. 围湖造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北京市属行政事业单位将整体或部分从市中心迁入距市中心以东30公里的北京行政副中心,一些即将迁入的人员对此举表示担忧。结合所学,完成下列问题。

1北京市属行政事业单位搬迁的首要目的是

A. 减轻中心城区的人口压力 B. 缓解北京东郊的交通拥堵

C. 缩小城市内部经济水平差异 D. 促进城东生态环境的改善

2为了解决迁入人员的后顾之忧,可在通州区

①优化交通网络,改善与中心城区交通联系 ②大力引进工业,增加就业岗位 ③配置优于中心城区的公共设施和绿地系统 ④提高教育、医疗、餐饮、文化等服务水平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上海作为我国重要的工商业城市,具有雄厚的工业发展基础和深厚的工业发展文脉。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城市总体发展战略中,上海正在从传统工商业城市向国际金融、航运中心和世界著名旅游城市转变。工业旅游的发展成为转型升级、传承文脉、增强城市吸引力的重要载体和手段。

试分析上海发展工业旅游的有利条件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近年来,新疆特色农业发展红红火火。

1新疆一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为完成设计的课题,分两组进行实验探究:甲组直接在地里种植西瓜,乙组在地上覆盖一层砾石后种植西瓜。该小组探究的课题可能是

A. 西瓜品质与农药残留的关系 B. 西瓜品质与土壤水分的关系

C. 西瓜品质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D. 西瓜品质与昼夜温差的关系

2新疆大规模发展特色农业,带来的生态问题主要有

①坡地开荒导致水蚀严重 ②气候恶化,沙尘暴危害加剧

③不合理灌溉导致土壤盐碱化 ④地下水质恶化,地面沉降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近年来,青海省某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通过扩大种植面积,提高技术,使马铃薯种植成为农业增收的主要来源。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的马铃薯种植业属于

A. 河谷农业 B. 灌溉农业 C. 坝子农业 D. 立体农业

2青海的马铃薯淀粉含量达30%以上,且碱含量低,不麻不辣,色味纯正,香甜爽口。其品质优良的自然原因是

①光照充足②昼夜温差大③湖泊多、灌溉水源充足④病虫害较少⑤热量条件好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新疆特殊的地理环境利于作物的红色素积累。“地膜十滴灌”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了“红色产业”的发展,在山前绿洲上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红色作物种植区。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新疆发展“红色产业”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A. 水源充足 B. 地形平坦 C. 光照充足 D. 土壤肥沃

2“地膜十滴灌”技术的应用能够

A. 节约劳动力 B. 节约水资源 C. 减少田间杂草 D. 减轻盐渍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财政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巨大作用,财政预算的编制和管理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材料二 2013年我国GDP增速为7.7%2014年为7.4%。2015年我国GDP增长目标调低为7%。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对积极的财政政策做了加力增效的部署,其中,2015年财政预算拟安排财政赤字1.62万亿元,比去年增加2700亿元,赤字率从去年的2.1%提高到2.3%。(财政赤字率指财政赤字与GDP之比。国际上财政赤字率安全警戒线为3%

结合材料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现阶段我国增加财政赤字的合理性,并说明应该如何用好财政资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