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图是日本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2014年2月,日本部分地区遭受了罕见的雪灾,受灾最为严重的城市可能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日本多山且河流众多,其河流特征

A.径流量丰富,利于航运 B.河流流程长,含沙量大

C.径流量季节变化明显,冬季断流 D.水能丰富,利于发电

3.导致日本工业地带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A.水热条件优越 B.矿产资源丰富

C.海运交通便利 D.科学技术发达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江苏省如皋市高三二模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南京长江大桥双向车速变化曲线图”,图中a、b两曲线( )

A.a反映7~9时汽车流量较小,道路畅通

B.a反映由江北向市区的车速变化

C.b反映以上班活动为主的车速变化

D.长江大桥一天中有两个高峰时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湘潭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区域中流量季节变化最小的河段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暑假调查该区域进行野外地理考察,甲、乙、丙、丁四地中适合成为宿营地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北省邯郸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旅游地理】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2014年9月河南洛阳市新安县石井镇内黛眉山被评为世界地质公园。海拔l346.6米,北枕中华母亲河一黄河,东出小浪底水库,西接三门峡大坝,南临十三朝帝都洛阳。是中国境内唯一被黄河三面环绕的世界地质公园,是名副其实的大山大水完美结合的杰出典范。山顶为一天然草原,即黛眉寨。阔千余亩,地势平缓,是中原罕见的山顶草原。

简要分析黛眉山成为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意义并说明游览黛眉山的最佳季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北省邯郸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热浪侵袭导致森林火灾频发,2013年至2014年,澳大利亚东南部一些地区森林火灾风险指数达到历史最高点,下图为2014年澳大利亚东南部一次森林大火事件T0至T3四个时间点的卫星影像加以分析制成的,下图的资料是该地区①②③④⑤⑥六个不同区域,在T0至T3四个时间点的森林燃烧状况,据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绘制主要利用下列GIS的哪种分析功能

A.叠图分析 B.地势分析

C.路线分析 D.区域分析

2.图中⑥处最可能为

A.山峰 B.山谷

C.农田 D.湖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汕头市三校高三第三次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地球公转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可看到太阳在黄道上运行。图是天赤道与黄道的示意图,太阳处于丙、丁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公转速度相同 B.汕头昼长变化趋势相同

C.广州日落方位相反 D.北京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肯尼亚山位于赤道之南的东非高原,峰顶为陡峻、角锥状的尖峰,整个山脉被辐射状伸展开去的沟谷深深切开,下图为肯尼亚山植被的垂直分带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肯尼亚山

A.最大降水量处的海拔约为3000m B.峰顶气温较高,无常年积雪

C.沟谷大都是流水侵蚀造成 D.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东南风

2.甲、乙、丙自然景观分别是

A.热带草原、山地雨林、竹林 B.热带草原、竹林、山地雨林

C.山地雨林、热带草原、竹林 D.竹林、山地雨林、热带草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西藏拉萨中学高二第五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下面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要求。(10分)

(1)下列地形部位在图中标注的代号是:山脊 、鞍部 。

(2)图中修建水库最适宜的地点是 ,理由是 。

(3)修建水库可以不考虑的因素有( )

a.流域面积 b.气候类型 c.海拔 d.太阳辐射强度 e.降水年际变率 f.坝区地质构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南省郑州市毕业年级第二次质量预测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0分)【环境保护】

读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图中虚线圈内)位置图(下图),说出近年来三江源地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并分析其对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带来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