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走向清华北大同步导读·高中地理 题型:021
国际社会最为关注的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有
[ ]
A.台风、暴雨洪涝、干旱、寒潮
B.全球变暧、臭氧层遭到破坏
C.臭氧层遭到破坏、酸雨危害
D.毁林开荒、滥垦草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04年高考红皮书·地理 题型:013
我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各种地质灾害、气象灾害频频肆虐中华各地。据此回答下题。
1.我国东南部的台湾省和福建省沿海,最易遭受的自然灾害是
①寒潮 ②台风 ③地震 ④干旱
[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2.春季,华北地区最易出现的自然灾害是
①台风 ②暴雨洪涝 ③干旱 ④寒潮
[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013
下列关于暴雨洪涝、干旱、寒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暴雨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终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B.我国只是西北地区为干旱多发地区
C.寒潮是我国冬半年主要的气象灾害
D.寒潮影响范围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四川省凉山州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测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甲、乙两幅区域图,回答下列小题。
1.甲、乙两图所示区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
A.混合农业、商品谷物农业 B.季风水田农业、大牧场放牧业
C.季风水田农业、乳畜业 D.乳畜业、季风水田农业
2.1949年洞庭湖面积有4350平方千米,由于泥沙淤积和大量围垦,到1997年其面积只有2691平方千米,缩小了近40%。下列为了减缓洞庭湖面积的减小采取的主要措施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点的是
A.加强挖沙、清淤工作 B.减少湖泊上游地区的农业灌溉用水
C.减少富含氮、磷污水的排放 D.保护湖泊上游地区的植被,并且退耕还湖
3.关于甲、乙两地所示区域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地主要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B.甲地主要的气象灾害有暴雨洪涝和干旱
C.乙地湖泊主要由冰川作用形成 D.乙地主要的气象灾害有寒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