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我国已在华东、华南兴建了核电站,这是因为

[  ]

A.那里常规能源缺乏,但又需要大量能源

B.当地铀矿丰富,接近原料产地

C.核燃料运输量小,地区适应性较强,可以减轻铁路运输的压力

D.核污染严重,那里接近海洋,可向海中倾倒核废料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022

近年来,沙尘暴频频袭击我国北部地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造成沙尘暴的原因:自然方面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为方面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近年来上海市泥雨现象时有发生,这些泥沙降落在上海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沙漠化对人类的危害是__________________

4)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指出:“荒漠化是人类造成的,也只有人类才能制止它。”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沙漠化防治刻不容缓。实践证明,植树造林是防治沙漠化的有效措施,因为森林对环境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作用。目前我国已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区营造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防护林体系,横跨我国__________个省区,被誉为__________之最,在防治沙漠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中学第二教材 高三地理 题型:022

近年来,沙尘暴频频袭击我国东部地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完成下列问题。

(1)

造成沙尘暴的原因有:

自然方面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为方面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近年来上海市泥雨现象时有发生,这些泥沙为什么会降落在上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沙漠化对人类的危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指出:“荒漠化是人类造成的,也只有人类才能制止它。”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沙漠化防治刻不容缓。实践证明,植树造林是防治沙漠化的有效措施,因为森林对环境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作用。目前我国已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区营造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防护林体系,横跨我国________个省区,被誉为________之最,在防治沙漠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5)

以上分析结果说明

A.

人类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B.

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C.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改变环境

D.

沙尘暴的出现是自然现象,人类不可能避免这种自然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河北省期末题 题型:综合读图题

    下图是中国某次赴南极科学考察航线,此次中国南极科考队仍乘“雪龙号”考察船于某年11月20日在上海港启航出发,先前往中山站(南纬69°22′24″,东经76°22′40″)完成了南极大陆科考任务后,再经长城站(南纬62°12'59”,西经58°57'52”),于次年3月20日返回上海港。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1)此时期赴南极科考较为理想。请至少从两方面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①、②分别示意此次科考的前往与返回航线,请结合图示往返航线概述科考队乘“雪龙号”在
    往返航程中需要应对与克服的主要困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已在南极内陆地区建立了考察站——中国南极昆仑站,此站的建立采用的是高脚式建筑。请结
    合上图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昆仑站主体建筑需要一定架空高度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下图是中国某次赴南极科学考察航线,此次中国南极科考队仍乘“雪龙号”考察船于某年11月20日在上海港启航出发,先前往中山站(南纬69°22′24″,东经76°22′40″)完成南极大陆科考任务后,再经长城站(南纬62°12′59″,西经58°57′52″),于次年3月20日返回上海港。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1)此时期赴南极科考较为理想。请至少从两方面加以说明。

   (2)图中①、②分别示意此次科考的前往与返回航线,请结合图示往返航线概述科考队乘“雪龙号”在往返航程中需要应对与克服的主要困难。

   (3)我国已在南极内陆地区建立了考察站——中国南极昆仑站,此站的建立采用的是高脚式建筑。请结合上图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昆仑站主体建筑需要一定架空高度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