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地理事物(或现象)的时空分布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1.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思考并判断其表示的地理事物或现象最可能是
A.某一天气系统 B.某一板块范围
C.季风区地理分布 D某种自然资源的分布区
2.与图中甲处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形成密切相关的是
A.海陆位置 B.洋流 C.地形 D.信风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吉林乾安第七中学高一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1为沿某经线的大气运动示意图,图2为图1中甲气压带及其南北两侧风带的风向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甲气压带名称为( )
A.赤道低气压带B.副极地低气压带C.极地高气压带D.副热带高气压带
2.关于乙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乙风带为北半球西风带
B.受乙风带的影响,形成全年温和多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受甲气压带和乙风带交替控制
D.乙风带影响下的地区总是高温少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广东省广州市高三12月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科尔沁沙地是我国最大的沙地,其位置如下图所示。该地平均降水量可达300~500mm,降水多集中于7~9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0%~80%。该地堆积了大约200米厚的沙质沉积物。 近年来,库伦旗北部沙区(图中斜线区域)的农牧民在沙漠里种上了水稻。经过几年试种,目前该地水稻种植面积已达200亩,水稻还未收割便被订购一空,超高品质已获得市场认可。农牧民增加收入的同时,沙地的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改善。
(1)与三江平原北部相比,说明库伦旗有利于水稻种植的气候条件。
(2)分析库伦旗种植水稻面临的不利自然条件。
(3)简述种植水稻对库伦旗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
(4)请为库伦旗水稻种植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河南省开封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12月)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吉尔吉斯斯坦费尔干纳盆地是中亚细亚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这里物产丰富,自古以盛产苜蓿、棉花、瓜果、金属矿产而著称。盆地与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只有一条公路连接,冬季还有数月大雪封山,这使费尔干纳盆地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聚宝盆”之称。
紫花苜蓿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豆科牧草,素有“牧草之王”的美称。耐干旱,耐冷热,产量高而质优,又能改良土壤,因而为人所知。广泛栽培,主要用制干草、青贮饲料或用作牧草。
(1)简析费尔干纳盆地农业种植用水的来源。
(2)分析费尔干纳盆地适宜大量种植苜蓿的原因。
(3)说明费尔干纳盆地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聚宝盆”之称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浙江省建人高复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某地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判断,城市①的形成与瀑布主要由于有航运方面____________;在经济方面__________。
(2)图示地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其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城市②钢铁工业发达,其发展钢铁工业的主要社会经济方面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近几十年,图示地区许多人口向外迁移,是由于南部和西部地区新兴产业发展,吸引了大量劳动力,还有本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浙江省建人高复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区域所示的板块个数为
A. 3 B. 4 C. 5 D. 6
2.以下对图中事物描述正确的是
A. ①②之间地震发生概率高于②④之间 B. 板块挤压处⑤的地层年龄较轻
C. 板块消亡边界附近②地多石灰岩矿 D. ③附近的海域有岛弧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为某半球风带分布示意图,甲、乙表示不同的风带。读图,回答下题。
1.图中
A.甲为南半球信风带 B.乙的性质寒冷干燥
C.甲为东北风 D.乙为西北风
2.下列各地气候特征的成因与乙风带相关的是
A.地中海沿岸地区 B.南亚印度洋沿岸地区
C.新西兰南部地区 D.美国大西洋沿岸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吉林乾安第七中学高二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田纳西河流域的土地利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TVA在田纳西河流域开发过程中,调整农、林、牧结构,积极扩大耕地面积
B.TVA在田纳西河流域积极开垦草原来扩大耕地面积
C.TVA在田纳西河流域缩小林、草比重,积极建设自然保护区
D.TVA在田纳西河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牧,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