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10分)【环境保护】

陕西省是矿产资源富集区。尤其陕北地区,蕴藏着丰富的能源资源,榆林号称中国的“科威特”。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但在开发的过程中,经济利益和生态安全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人类未来生存安全受到威胁。

结合图表分析榆林市当年经济发展过程中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并阐述其原因。(10分)

 

 

 

 

类型:崩塌、滑波或泥石流。自然原因:地质构造不稳定,岩性疏松;地形高差大、河谷陡峻(山高谷深);地震引发地表物质滑落,阻塞河道;降水较多,河流水量较大。

【解析】

试题分析:

回顾书本知道可以知道地质灾害主要有滑坡、泥石流、塌陷。堰塞湖的形成主要是地质构造和地质状况、地形的起伏、还有集中的降水。

考点:区域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环境问题及其原因。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 届江西上高二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某地区年太阳辐射量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1分)

 

 

(1)描述图示区域年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原因。(3分)

(2)近日德国多家煤体披露了一项宏大的能源项目,德国多家大型金融和能源企业将联手在图示地区建设一个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最大的太阳能发电站,以向欧洲提供电能。试分析在此建设太阳能发电站的优势条件。(4分)

(3)该地区城市中人们通过观测得出结论,城市的太阳能辐射量往往低于郊区,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湖北黄州区一中高二9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某种农产品销售的一般模式,据图完成下列小题。

 

 

1.阶段Ⅰ鲜花和蔬菜产区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

A.地势平坦 B.距城区近 C.气候优越 D.水源充足

2.阶段Ⅱ鲜花和蔬菜的区位变化主要是因为 (  )

A.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

B.城市人口的增加

C.交通的便利及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

D.城市居民收入的提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浙江富阳市高二下第三次质检(5月)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最短时间距离”是指某铁路站点与其他铁路站点之间列车运行的最短时间之和,单位为百小时(100h)。它一般可用来表示铁路交通通达性。下图示意中国铁路站点最短时间距离等值线分布情况。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铁路交通通达度最好与最差的站点分别是( )

A.郑州、拉萨 B.广州、乌鲁木齐

C.兰州、哈尔滨 D.北京、福州

2.下列各因素中,对“最短时间距离”影响最大的是( )

A.位置 B.气候 C.河流 D.地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浙江富阳市高二下第三次质检(5月)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西北部。面积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下图为青海省年降水量分布和年平均气温分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青海省东南边缘降水较多,其水汽主要来自( )

A.印度洋 B.北冰洋 C.太平洋 D.大西洋

2.根据年平均气温分布状况,将青海省划分为Ⅰ、Ⅱ、Ⅲ三个温度区。三区年平均气温相比( )

A.Ⅰ>Ⅱ>Ⅲ B.Ⅰ<Ⅱ<Ⅲ C.Ⅰ<Ⅱ、Ⅱ>Ⅲ D.Ⅰ>Ⅱ、Ⅱ<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广西柳州、玉林、贵港、百色高三10月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图,回答问题。

 

 

1.我国主要人海河流年总输沙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最可能的原因是( )

①河流沿岸大规模挖砂

②修建水库数量增多

③河流中上游植被覆盖率提高

④连续干旱,河流水量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据图推断,近年来我国( )

A.海啸破坏程度明显降低

B.河流沿岸湿地的面积缩小

C.河口附近海岸侵蚀后退

D.滨海盐碱化趋势减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广东广州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三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图,该种自然灾害最可能是( )

 

 

A.洪涝 B.干旱 C.地震 D.泥石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地理期中试卷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某种辐射。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 )

A.①能量最强的部分是紫外线

B.②是对流层大气的根本热源

C.③只出现在夜晚起保温作用

D.④表示散失的少量长波辐射

2.为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美国科学家提出抽取海水向空中喷洒海盐颗粒、增加云量以降低大气温度的方法。这种做法的直接效果是( )

A.到达地面的①减弱 B.大气吸收的②减少

C.射向地面的③减弱 D.射向宇宙空间的④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北京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美国天文台的观测表明:太阳活跃期的最高峰出现在2013年。此时太阳可能对地球造成的影响有( )

①我国北方会出现极昼现象 ②地球各地出现极光现象

③GPS定位系统将受到干扰 ④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