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美部分地区七月等温线(单位:℃)图(下图)。
材料二 上图中N地与欧洲同纬度某地气候资料。
地点 |
气候资料 |
1月 |
4月 |
7月 |
10月 |
全年 |
N |
气温(℃) |
-18.3 |
5.7 |
19.8 |
3.8 |
2.4 |
降水(mm) |
19.3 |
35.9 |
72.0 |
29.5 |
504 |
|
欧洲某地 |
气温(℃) |
-3.3 |
7.9 |
17.5 |
8.3 |
7.7 |
降水(mm) |
34 |
48 |
85 |
46 |
686 |
材料三 美国人口密度图(下图)。
(1)图中等温线M的值为 ℃,请说出判断理由。(6分)
(2)与同纬度欧洲某地比较,N地气候具有明显的 (海洋、大陆)性,请用材料二加以说明,并分析其成因。(12分)
(3)试简述图中R河对该国发展经济的有利影响。(6分)
(4)根据材料三,简述美国人口分布特点。(4分)
(1)20(2分) M等值线为20℃~24℃等值线之间的闭合等温线(2分);M等值线内为河流源地,海拔高,气温低(2分)。
(2)大陆(2分),N地冬季气温低,夏季气温高(或N地气温年较差大)(2分),N地年降水量少,季节分配不均匀(2分)。成因:N地位于中部大平原,冬季受北冰洋寒冷气流影响气温低(2分),夏季受墨西哥湾(大西洋)暖湿气流影响气温高(2分),西部高大山脉(或科迪勒拉山系)阻挡太平洋的暖湿气流(西风),受海洋影响小(2分)。
(3)为工、农业生产提供了灌溉水源(2分),稠密的河网并与湖海相通,形成了发达的内河航运网,航运价值高(2分),支流流经山地,落差大(或支流水能丰富),有利于发展水电(2分)。
(4)东北部、西部和南部沿海地区人口稠密,内陆人口稀少(2分);平原人口稠密,高原山地人口稀少(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M位于河流源头处,地势较高,气温较低;M等值线为20℃~24℃等值线之间的闭合等温线,根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等值线判读原则,M的值应为较小的20℃。
(2)海洋性与大陆性气候的特征差异主要从气温年变化、年降水量、降水季节分配等方面比较。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与同纬度欧洲某地比较,N地冬季气温低,夏季气温高,气温年较差大;N地年降水量少,且季节分配不均匀。气候的成因分析,应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大气环流、地形、洋流等方面展开。N地位于南北贯通的中部大平原,冬季北冰洋寒冷气流长驱南下,受其影响气温低,夏季受墨西哥湾(大西洋)暖湿气流影响气温高;西部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阻挡太平洋的暖湿西风,受海洋影响小。
(3)河流对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主要包括:水源(为工、农业生产提供了灌溉水源分)、水运、水能、水产旅游等。图中密西西比河干支流联海通湖,流域面积广大,不仅可以为工、农业生产提供灌溉水源,还可以形成发达的内河航运网,航运价值很高。支流(尤其是西侧支流)流经山地,落差大,水能丰富,有利于发展水电。
(4)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美国人口分布不均,东北部、西部和南部沿海地区人口稠密,内陆人口稀少。结合地形分布可知,平原人口稠密,高原山地人口稀少。
考点:本题考查等值线、气候特征和成因、流域的综合开发、人口分布等知识。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泰兴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北京时间2010年4月28日,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向社会发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
题。(共13分)
材料一 普查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上升1.91个百分点。
材料二 出生人口的性别比(以女孩为100)是118.06,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出生人口性别比116.86提高了1.2个百分点。
材料三 流动人口变化
(1)从普查结果来看,我国人口发展面临哪些突出问题?
(2)如何解决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问题?
(3)广东省人口一跃超过河南省,成为全国第一人口大省。试分析其原因。
(4)针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的状况,部分学者提出放宽生育二胎政策。你是
支持还是反对?并说出你的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分析回答问題。
材料一:水分资源状况表(干燥度是某地一定时间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
材料二:我国西北部分区城示意图(图6)
(1) 运用材料中数据,说明甘肃省图示区域干湿地区和温度带的分布。(8分)
(2) 宁夏平原是“被贺兰山护着、黄河爱着的地方”试说明这一表述所包涵的自然地理意义(8分)
⑶宁夏传统民居多坐北朝南,一般不设北窗,墙体较厚,屋顶坡度较小。试分析宁夏传统民居建筑特色形成的地理原因。(6分)
⑷宁夏平原水稻亩产比小麦髙83.9%,净收益是小麦的10.5倍,用水量是小麦的3倍。有人建议该地应充分利用当地条件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