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下面两幅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两幅图中所表示的空气环流运动,均属于 ( )
A. 大气环流 B. 海陆风
C. 季风环流 D. 热力环流
【2】左右两图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空气环流运动,其主要差异是( )
①时间尺度不同 ②空间尺度不同 ③成因不同 ④气流性质不同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山西省构筑的三条产业链依赖的本地自然资源除煤炭外还有
A. 铜矿石 B. 石油 C. 铝土矿 D. 石灰石
【2】山西省煤炭综合利用的明显成效是
①改善了环境质量 ②提高了煤炭的附加价值
③使产业结构多元化 ④减轻了交通运输负担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中俄石油运输管道穿越了多年冻土区。多年冻土分为活动层和多年冻层上下两层。冻胀丘是指多年冻土区由土和地下水受冻胀作用形成的丘状地形,其中季节性冻胀丘每年冬季发生,夏季消失,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1】据图分析,该区域冻土活动层和多年冻层的分界深度是
A. 3m B. 6m C. 9m D. 12m
【2】【2】对季节性冻胀丘的形成及防治,正确的是
①冬季低温是冻胀丘形成的重要条件,可提高土壤水分,起到保温作用
②土壤湿润是冻胀丘形成的重要条件,可开挖沟渠,排走地表水和地下水
③治水是关键,可在管道两侧的地下建设截水墙等阻水工程,阻止地下水流向管道
④为防冬季低温,应在管道上铺砂石,通过提高地温让其不冻结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世纪初,中卫香山地区农民在沙砾淤积丰富的冲积扇区,将大量碎沙石覆盖在山地表层,开始了“压砂西瓜”特色种植模式。所产西瓜个头大、甘甜,皮厚、质硬,耐贮运。近年来开始连续两年,西瓜销售面临巨大困难。结合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采用压砂栽培技术最主要是为了:
A. 抑制盐碱 B. 蓄水保墒 C. 增大昼夜温差 D. 减轻荒漠化
【2】近年来压砂西瓜销售面临困难,下列不属于西瓜滞销原因的是:
A. 交通不便 B. 品种单一 C. 供过于求 D. 品质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数字校园”是数字地球的具体利用与体现。读“数字校园”的应用图,回答下面小题。
【1】“数字校园”是指( )
A. 对校园内信息资源的数字化
B. 远程教育和网上学校
C. 计算机辅助地理教学
D. 建设虚拟学校
【2】“数字校园”的思想核心是( )
A. 信息资源的数字化 B. 建设网上学校
C. 发展远程教育 D. 减轻师生的课业负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选做题:[环境保护]
水华,是淡水中藻类大量繁殖的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当水体具有适量的营养物质(氮、磷等)和合适的水温时,藻类就会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现蓝色或绿色。
自2003年5月三峡工程首次蓄水达135米以来,在各大支流流入水库的回水区多次发生水华事件,时间多集中在春夏季的晴天。
试分析三峡水库水华多发生在上述地点和时间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面“世界部分地区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A气压带的名称为____________气压带,B风带的名称为________风带。
(2)据图中气压带、风带分布的位置判断,全球气压带、风带向________(方向)移动,此时正是北半球的______季,亚欧大陆出现________气压中心。
(3)该季节M处盛行________风(风向),若用干、湿、冷、热表示其对气候的影响,则该风控制下形成________的气候特征。
(4)N处分布着____________气候,该季节其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云南省环保厅召开“数字环保”地理信息系统平台项目评审会议。下图示意某地理专题研究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图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叠加丙与丁图层可以研究( )
A. 河流分布 B. 地形特征
C. 商店布局 D. 客货流量
【2】若利用GIS制定水污染突发应急预案,需要叠加的图层有( )
A. 甲与乙 B. 丙与乙
C. 丙与丁 D. 乙与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农牧交错带是生态系统较为脆弱的地区。读“我国农牧交错带分布范围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农牧交错带近年来不断移动的方向是
A. 向西北移动 B. 向东南移动
C. 向东北移动 D. 向西南移动
【2】下列措施能有效防治a地区沙尘暴的是
A. 改变农业生产结构 B. 加强天气预报
C. 发展耐旱农作物 D. 全面种草,禁止种植业发展
【3】b地区生态环境易遭到破坏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①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多地震 ②毁林开荒,粗放耕作
③人口增长速度过快 ④处于西南季风区,降永多且雨季集中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