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 2009年9月10日,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发表了《中国城市发展研究报告》。该报告中指出,2008年中国城市化率为45.7%,按照每年0.8个百分点的增速,2015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达到50%,但是也存在着城市功能分区不合理和不健全等问题。

材料二 城市化是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城市化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下图为“1800~2050年英国、美国和中国三国城市化进程图(含预计)”。

(1)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是       ,城市化在空间上的变化表现为     扩展。

(2)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化发展速度也在加快,试说明城市化进程的具体表现以及推动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动力。

 (3)试说明英国和美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及其对当今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借鉴意义。

 (4)试说明1980年以来中国城市化的主要特点及其原因,并指出这种城市化特点可能导致的城市化问题。

 (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增大 地域

(2)表现:城市数目增多,规模不断扩大,出现城市群现象。动力:工业化。

(3)问题:城市人口急剧膨胀,造成住房紧张,交通拥堵,公共卫生设施奇缺;空气及水源污染严重,环境恶劣;人口就业压力过大;犯罪率上升;疾病蔓延;资源短缺等。

借鉴意义:不仅要大力发展经济,还要注重保护城市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4)特点:城市化起步晚,发展速度快;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发展不合理。

原因: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人口迅速增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

问题:绿地面积缩小;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用地紧张,耕地减少。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9年入秋以来,西南地区降水持续偏少、气温偏高,干旱从云南开始蔓延开来,云南几度特旱,贵州、四川、西藏、青海、甘肃等地的部分地区也先后出现重旱。干旱过程持续时问和平均干旱强度均为云南省51年来之最。

材料二:2010年2月23日国家气候中心发布的全国气象旱涝分布图。

说说地理信息技术在干旱防治方面有何作用。

降水丰富的云贵高原冬半年经常有旱害发生,分析造成其干旱灾害的自然原因。

这次50年一遇的旱灾可能对西南地区带来哪些不利影响?面对本次严重旱灾,当地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0年,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浓郁水乡特色的绍兴迎来建城2 500周年。公元前490年,越王勾践决心要把国都从闭塞的会稽山迁到北麓的宁绍平原时,问范蠡:“定国立城,人民不足,其功不可以兴,为之奈何?”范蠡回答:“今大王欲国建都,并敌国之境,不处平易之都,据四达之地,将焉立霸王之业。”

材料二 绍兴越州新城规划图。

材料三 “越州新城”是指在越城、柯桥、袍江三大组团和镜湖新区的中间地带,建设一个融合各个组团的紧密型现代化新城区。

东区:是越城组团和袍江组团的联结区,这个区块要利用运河码头、铁路东站大型交通枢纽和杭甬城际轨道站点,重点安排生产性服务产业,作为承接袍江工业区和杭州湾南翼产业带开发建设的重要服务基地。

中区:是融合三大组团的功能集聚区,是新城形象集中展示区。集中安排行政办公、文化会展、科教研发、商贸商务和居住社区等功能区块,形成公共服务和商住中心区。

西区:是越城组团、镜湖新区与柯桥组团的连接区。这个区块重点发展生态休闲、高品质居住等功能。

(1)材料一中,绍兴被选为越国都城考虑的区位因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评价绍兴“越州新城”规划方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从2010年2月开始,中国将通过卫星遥感图片执法检查,就耕地保护等土地管理问题对县级以上的地方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实施问责。根据“15号令”,凡是地方违法违规土地面积占当年新增建设用地面积15%以上者,将被追究责任,包括主要负责人记大过、降级或撤职。

材料二 目前我国耕地面积只有18.26亿亩。人均耕地面积仅有1.43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近几年来,全国耕地面积减少1亿多亩。从耕地的质量来看,我国耕地中高产稳产田仅占1/3。

(1)我国耕地减少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2)简要分析我国应该如何保护耕地资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年山东省枣庄市高三年级调研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9年入秋以来,西南地区降水持续偏少、气温偏高,干旱从云南开始蔓延开来,云南几度特旱,贵州、四川、西藏、青海、甘肃等地的部分地区也先后出现重旱。干旱过程持续时问和平均干旱强度均为云南省51年来之最。
材料二:2010年2月23日国家气候中心发布的全国气象旱涝分布图。

【小题1】说说地理信息技术在干旱防治方面有何作用。(2分)
【小题2】降水丰富的云贵高原冬半年经常有旱害发生,分析造成其干旱灾害的自然原因。(3分)
【小题3】这次50年一遇的旱灾可能对西南地区带来哪些不利影响?面对本次严重旱灾,当地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5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年山东省枣庄市高三年级调研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9年入秋以来,西南地区降水持续偏少、气温偏高,干旱从云南开始蔓延开来,云南几度特旱,贵州、四川、西藏、青海、甘肃等地的部分地区也先后出现重旱。干旱过程持续时问和平均干旱强度均为云南省51年来之最。

材料二:2010年2月23日国家气候中心发布的全国气象旱涝分布图。

 

1.说说地理信息技术在干旱防治方面有何作用。(2分)

 

2.降水丰富的云贵高原冬半年经常有旱害发生,分析造成其干旱灾害的自然原因。(3分)

 

3.这次50年一遇的旱灾可能对西南地区带来哪些不利影响?面对本次严重旱灾,当地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5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