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澳门的桥隧式跨海通道,全长55公里,将按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在中间段约7公里长的海底隧道两端各建一个人工岛,该处泥沙淤积厚度约6~13米。该大桥是中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修建人工岛需要克服的主要困难是
①泥沙来源少 ②海上风浪大 ③过往船只多 ④海底泥沙厚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2】在港珠澳大桥中间段修建海底隧道,主要是为了
A. 缩短通行时间 B. 方便大船通过
C. 降低施工难度 D. 利于珠江泄洪
【3】港珠澳大桥建设的重要意义是
①提升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综合竞争力 ②加快港珠澳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③推动珠江三角洲地区形成快速交通网络 ④改善珠江口水域的生态环境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答案】
【1】D
【2】B
【3】A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影响人工岛建设的主要因素。根据材料可知, 在海底隧道两端建设人工岛,要考虑到海洋复杂的海况和海浪的的影响,②正确;由材料可知,人工岛处泥沙淤积,因此还要考虑到海底泥沙厚,④正确,故答案选D项。
【2】港珠澳大桥是将香港、珠海和澳门三个城市中心连在一起。因是广州、深圳中国两个大的海港的大通道,海运非常繁忙,船舶众多,采用隧道形式,就是确保不影响轮船通行。所以本题B为正确选项。
【3】港珠澳大桥是我国继三峡工程、青藏铁路、京沪高铁之后又一项世界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具有重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大桥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国家和粤港澳三地综合运输体系和高速公路网络,密切珠江西岸地区与香港的经济社会联系,改善珠江西岸地区投资环境,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拓展经济发展空间,提升珠江三角洲地区综合竞争力,保持港澳地区的持续繁荣和稳定,促进珠江两岸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故①②③正确,但不能改善珠江口水域的生态环境,④错误,故答案选A。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从2010年起,北京市专业气象台制作了红叶观赏指数(黄栌等植物叶片变红的比例越大,指数越高,它是确定最佳观赏区的依据),每天向社会公布。下表是2016年依据红叶观赏指数预报的部分数据表。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1】影响红叶观赏指数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降水 B. 地形
C. 风 D. 气温
【2】当北京红叶进入观赏尾声时,将出现“漫山红遍,层林尽染”景观的是( )
A. 新疆喀纳斯 B. 吉林红叶谷
C. 南京栖霞山 D. 广东石门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西欧是乳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西欧适宜乳畜业发展的自然优势主要是
A. 地形以山地为主,适宜林草生长
B. 气候温和湿润,适宜多汁牧草生长
C. 科技发达,精饲料种植面积大
D. 河流稀少,草原面积广阔
【2】西欧对乳畜产品需求量大的主要原因是
A. 城市化水平高 B. 交通便利 C. 机械化程度高 D. 地广人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地2月25日遥感影像分析处理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拍摄时间为当地( )
A.4时30分 B. 9时30分
C.14时30分 D.16时30分
【2】图示区域自然地域分异的主要表现和主要影响因素搭配正确的是( )
A.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热量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水分
C.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地形
D.非地带性规律——洋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某发达国家部分地区简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半岛的地势特点是( )
A.东高西低 B.中间高,两边低 C.西高东低 D.中间低,四周高
【2】图示区域适宜某种农业地域类型发展,其优势自然条件是( )
A.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粮食作物生长
B.晴朗天气多,光照条件好,有利于农作物糖分积累
C.阴雨天气多,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
D.靠近海洋,海运便利,有利于农产品出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冻土是指温度在0℃以下并含有冰的各种土体和岩石。冻土分为季节性冻土和多年冻土两类。季节性冻土指冬季冻结,夏季全部融化的土层;多年冻土指冻结持续三年或三年以上的冻土。下图是“北半球南北方向多年冻土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我国季节性冻土冻结和融化的特点是( )
A.季节冻结层每年1月开始产生
B.季节融化层每年9月达最大厚度
C.季节冻结层每年4月达最大厚度
D.季节融化层每年6月开始产生
【2】亚欧大陆自西向东冰土带的分布南界具有纬度高→低→高的变化规律,影响的主导因素是( )
A.海洋性气候强弱 B.东中西地形差异
C.土体颗粒的组成 D.植被种类的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中所示甲、乙、丙、丁四地,年降水量由多到少的正确排序是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
板栗属于喜光、喜暖的落叶阔叶树种,是北京西山地区重要的经济林木。
【2】在甲、乙、丙、丁四地中,最适宜大面积栽种板栗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示意世界某区域7月等温线分布状况,图中M、N两个工业区的主要工业部门见表l。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图示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图示区域7月份南北温差的特点,并解释其原因。
(2)图中①②③④均为重要港口城市。试判断分析哪一个港口货物吞吐量最大?
(3)比较分析M、N工业区工业结构的差异。有人建议将图中N工业区的冶金工业迁往①地,你认为是否合理?试阐述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菌药是指利用微生物技术,将中药提取液中的益生菌作为菌种,富含中药活性成分,最有利于人体的新型中药加工制剂。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菌药研制属于
A. 市场指向型 B. 原料指向型 C. 技术指向型 D. 劳动力指向型
【2】菌药研制成功,有利于
①提高中药药效②弘扬中医文化 ③降低生产成本 ④形成产业集聚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