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下图是某地区大地震后救灾工作程序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所示救灾工作程序还可能适用于( )

A.鼠害 B.旱灾 C.洪涝 D.寒潮

2.为降低大城市震后救灾活动强度,应采取的主要防灾减灾措施包括( )

①完善城市功能区划 ②调整产业结构 ③人口外迁

④房屋加固 ⑤组建志愿者队伍 ⑥避灾自救技能培训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④⑤⑥ D.③④⑤⑥

 

1.C

2.C

【解析】

试题分析:

1.

2.为减灾救灾,应完善的城市功能区划、尽量加固房屋、组建救灾志愿者队伍、培训避灾自救技能等措施有利于震后救灾活动的有序进行,使防灾减灾达到良好的效果。调整产业结构与防灾减灾关系不大;人口外迁不适于大城市防灾减灾实际。选项C正确。

考点:该题考查灾害造成的影响和防灾减灾的措施。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甘肃甘谷县一中高三上一检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某日晨线图”,a、c为晨线的顶点,b点为晨线的中点,晨线在地球上为西北—东南走向,b点的经度为50°E。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此时有关各地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国际标准时间是2时40分 B.a点地方时是12时

C.b点地方时是14时 D.c点地方时是0时

2.假设一自然运动的物体从a点过b点到c点,其运动过程中的方向偏转表现是( )

A.向东—向西—向东 B.向西—向东—向西

C.向右—不偏转—向左 D.向左—不偏转—向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甘肃天水一中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图,曲线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中国西南某区域石漠化、环境人口容量、森林覆盖率、生物多样性的统计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该区域最不可能是 ( )

A.地表崎岖,峰林广布

B.地表水贵如油,地下水滚滚流

C.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D.多溶洞、天坑等,旅游资源丰富

2.图中曲线②先升后降的主要原因是 ( )

A.上升:植树造林;下降:砍伐森林

B.上升:环境改善;下降:生态破坏

C.上升:人口增长;下降:计划生育

D.上升:科技进步;下降:资源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湖南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乙表示巨蟒出山风景,它是江西三清山标志性景观,海拔1200余米,相对高度128米,是由风化和重力崩解作用而形成的巨型花岗岩石柱。图甲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结合相关知识完成第问题。

 

1.形成巨蟒出山风景的岩石属于图甲中的( )

A.甲B.乙C.丙D.丁

2.该景观形成的地质作用有( )

①岩浆侵入②地壳运动③外力作用④火山喷发

A.① ② ③B.② ③ ④C.① ② ④D.① ③ 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湖南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为了引起人们对气候变化的关注,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地球一小时”行动,倡议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的当地时间20:30~21:30熄灯一小时。若将此行动在一年中再增加一次,仍使世界各国都能参与,建议行动日期应选在( )

A.2月的第一个星期六 B.7月的第二个星期六

C.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 D.12月的第四个星期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湖南益阳市高三一模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14分)

材料一 2009年12月12日至14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中亚国家哈萨克、土库曼,与哈萨克、乌兹别克、土库曼三国总统共同参加中亚——中国天然气管道开通仪式,至此,中亚成为中国重要的能源来源地之一。

材料二 西气东输二线的气源来自中亚,在我国境内的工程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南至广州,东达上海,途经14个省(区、市),干支线全长9102千米。

 

 

材料三 黄土高原(图中M)地表支离破碎,千沟万壑,有70%是坡地,植被覆盖极差,且黄土土质疏松,每遇暴雨,泥沙与雨水齐下,水土流失之重为世界所罕见。现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面积占高原总面积的90%,其中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占一半以上。

(1)输气主管道出河西走廊后不走直线,而是向北折向陕甘宁地区,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2分)

(2)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西部开发有何意义?(3分,答对3点即可)

(3)中亚油气资源丰富,中国与中亚适宜在能源领域加强经贸合作,试分析这种合作对中国的意义。(3分)(4)根据材料三,请运用整体性原理分析在水土流失的过程中,M区域各自然地理要素是如何统一变化的。(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湖南益阳市高三一模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有多条河流从东、南、西三面注入,北部有水道通往长江,湖泊水面呈现“冬季一条线,夏季一大片”的景象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鄱阳湖冬、夏水面景象变化的原因是( )

A. 湖底有线状洼地,冬季河道封冻,夏季来水量大

B. 湖底平坦,入湖水量夏季大于冬季

C. 湖底有线状洼地,水位季节差异明显

D. 湖底平坦,长江顶托作用季节变化明显

2.过去50年来,鄱阳湖湿地大面积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水土流失加速湖泊淤积

B. 围湖造田

C. 气候变干造成湖泊水位降低

D. 湖区地壳明显抬升

3.为监测并分析湖泊面积的发展变化趋势以期制定应对措施,采用的现代化技术是( )

①全球定位系统②遥感技术 ③地理信息系统 ④雷达系统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湖南益阳市高二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中甲地所在的国家,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过境和港口服务业。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农业生产紧缺的自然资源是( )

A.土地资源 B.水资源

C.生物资源 D.太阳能资源

2.在甲地形成城市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公路交通枢纽 D.港口

3.该城市发展成为该国首都的优势条件是( )

A.位置适中 B.资源丰富 C.气候宜人 D.经济中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湖北长阳县一中高二下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3年10月12日,北京香山红叶节开幕。据香山红叶物候观测小组的统计数据显示,19日,红叶平均变色率为43%,24日达到了60%。下图为香山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公园管理部门计划在甲地和山峰之间修建观光索道,设计缆车的运行速度为每分钟100米。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

A.从甲地上行过程中观赏到红叶的变色率逐渐上升

B.从甲地乘缆车到达山峰需约6分钟

C.缆车的起止点的相对高度为575米

D.游客发现乙处红叶林长势明显好于丁处( )

2.红叶节开幕第十天,游客沿景观步道从丁处开始游览,在丁处附近可能看到的有

A.位于甲处的缆车站

B.位于乙处的观景台

C.游步道旁小河河水枯竭

D.峰顶层林尽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