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甲乙两图分别表示两个大洲的局部等高线示意图和河流流域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1)比较甲乙两图中的河流,完成下列表格。
甲图M—N河段 | 乙图A—B河段 | |
流经主要地形类型名称 | ||
判断理由 |
(2)G、H两河在河口处分别形成了不同的地貌景观(如图所示),试从河流流经位置、地形特点及泥沙量分析G河河口没有形成与H河河口相同地貌类型的原因。
【答案】(1)
甲图 M—N河段 | 乙图 A—B河段 | |
流经主要地形类型名称 | 盆地 | 平原 |
判断理由 | 从(向心状)水系或河流分布状况判断,该地形区北、东、南三面较高;从等高线看,地形为四周高、中间低,该地形区为盆地 | 从等高线分布看,该地区等高线稀疏;河流流经的是200米以下的开阔地形区,该地形区主要为平原。 |
(2)原因:从流经位置特点看,G河中上游流域内热带雨林广布,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较少;从流经地形特点看,G河在N点以上多流于盆地中,地势平坦,河流流速小,易于泥沙沉积,使得N点以下河段输沙量小;在入海口附近,由于地形高差较大,河流落差较大,流速快,泥沙不易沉积。所以没有形成冲积三角洲地貌。
【解析】
本题考查地图的基础知识、河流地貌的判断及成因,旨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和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
(1)根据经纬度和轮廓图控制,甲是非洲的刚果河,主要流经刚果盆地.从该河流的水系分布状况可知,该河M-N河段支流呈向心状分布,所以该地形区北、东、南三面较高;从等高线看,地形为四周高、中间低,该地形区为盆地地形.根据经纬度和轮廓图控制,乙是南美洲的亚马孙河,主要流经亚马孙平原.从该河流的等高线分布可以看出,该地区等高线稀疏,说明落差小,坡度缓;河流流经的是200米以下的开阔地形区,该地形区主要为平原.地形类型可以从水系形状、等高线数值及分布、主要地形区经纬度分布等方面判读。
(2)一般而言,在河流的入海口处容易形成三角洲,如乙河的H图片,但G河的入海口却没有形成三角洲.其主要原因是从流经位置特点看,G河中上游流域内是热带雨林气候,该气候条件下形成的热带雨林广布,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较少;从流经地形特点看,G河在N点以上多流于刚果盆地中,地势平坦,河流流速小,易于泥沙沉积,使得N点以下河段输沙量小;在入海口附近,由于地形高差较大,河流落差较大,流速快,泥沙不易沉积,所以没有形成冲积三角洲地貌.可从河流流经位置、地形特点及泥沙量来分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世界某两地区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两地冬季降水较多,共同的影响因素有( )
①太阳辐射 ②大气环流
③山地地形 ④沿岸暖流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甲、乙两地所在区域的耕作制度差异较大,但主要粮食作物相同,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热量B.土壤
C.地形D.降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2016年1月浙江某地雪后,一停车坪上的景观图。该停车坪用的是植草砖。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地面积雪差异的可能原因是
A. 枯草吸收的太阳辐射较少
B. 枯草吸收的大气辐射较多
C. 砖块吸收的大气辐射较少
D. 砖块释放的地面辐射较多
【2】与使用普通水泥砖相比,使用植草砖的 停车坪
A. 增加了雨水下渗 B. 增加了地表径流
C. 减少了生物种类 D. 减少了地下径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沙特通过组建世界级石化生产基地及世界级石化企业,已成为世界石化生产重地。目前已在其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分别布局了朱拜勒、延布两个大型石化基地。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区域以高原为主,地势北高南低
B.该区域为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不高
C.图中①地以常绿硬叶林为主,②地以荒漠景观为主
D.图中石油带呈西北—东南方向分布,储量大,全部输往西半球
【2】延布布局石化生产基地的原因是( )
①石油资源丰富,靠近原料产地 ②临海,交通便利
③靠近欧洲,市场广阔 ④石油加工业的附加值高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中心为地球某一极点的示意图,此时为北京时间2016年2月的最后一天,弧PNQ为晨昏线,M为某一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在地球赤道平面上和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的人造卫星),箭头表示卫星绕地球转动的方向,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M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比a点大 B. M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为1个恒星日
C. 在b点观测M的运动为东升西落 D. 弧PN为昏线,弧NQ为晨线
【2】此时钓鱼台国宾馆(北京五星级宾馆)墙壁上的国际标准时间为( )
A. 2月29日8时 B. 2月29日8时
C. 2月29日0时 D. 3月1日0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地地质构造图,图中①②③④为沉积岩,⑤⑥为岩浆岩。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最可能为( )
A.①②③④⑤⑥B.⑤⑥④③②①C.④③②①⑤⑥D.④③②①⑥⑤
【2】若①为石灰岩,则①与⑤接触地带易形成( )
A.大理岩B.花岗岩C.页岩D.砾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大约在4 000万年前,青藏高原开始从海底隆升。经过漫长而缓慢地抬升,现在平均海拔已超过4 500米,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方框内①②③对应的内容分别是( )
A.太阳辐射强、气温低、空气稀薄B.气温低、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
C.气温低、太阳辐射强、空气稀薄D.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气温低
【2】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下列现象与青藏高原地理环境不相符的是( )
A.地壳隆升,海拔不断升高,气候逐渐变得寒冷干燥
B.高山终年积雪,冰川广布,丰富的冰雪融水为河流提供水源
C.土壤贫瘠,多冻土,土层深厚,生物多样性减少
D.植被为高山草甸草原,动物以能抵御寒冷的牦牛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示意洋县及周边地区。洋县境内的兴隆岭一带气候暖湿,有“西北小江南”的美誉。洋县东部的黄金峡介于秦巴山地之间,全长约53公里,可分为上、下两段,河道上段浅宽,下段深窄,两岸山林茂密。汉江水流经黄金峡后由浊变清,故黄金峡有“过滤器”之称。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兴隆岭一带被誉为“西北小江南”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 纬度、河流 B. 地形、大气环流
C. 大气环流、河流 D. 地形、交通
【2】下列有关汉江水流经黄金峡后由浊变清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①上段水量大,水流速度快,有利于泥沙输送
②上段水流缓慢,有助于泥沙堆积
③下段深窄弯曲,有利于泥沙沉积
④下段两岸森林茂密,进入峡谷的泥沙少
⑤ 下段山高谷深,人类活动较少,水土流失较小
A. ①④⑤ B. ①③④
C. ②④⑤ D. ②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2012年6月,在太平洋马利亚纳海沟(下图),我国蛟龙号进行了第四次下潜,蛟龙号首次突破了7000米水深,并且在7020米的最大深度成功坐底,这也创造了世界同类潜水下潜的记录。
【1】马里亚纳海沟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A.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挤压碰撞
B.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不断张裂
C.印度洋板块和美洲板块不断张裂
D.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挤压碰撞
【2】蛟龙号准确到达预定的海域,其所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A.RSB.GPSC.GISD.DNS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