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西部地区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注重开发新水源。一是利用新技术开发水源,在严重干旱地区模拟“人造山脉”,进行人工增雨增雪;二是发展集雨工程。

材料二 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

(1)按水循环发生的空间范围,图中体现的水循环类型有哪些?

(2)“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诗句中主要涉及哪些水循环的环节?从水循环的角度来分析,这句诗是否严密?为什么?

(3)各水循环环节中,能够对H环节产生直接影响的环节是字母 。能够使H环节的储水量增大的条件有哪些?

(4)以城市化建设为例,说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环节的主要影响。

【答案】(1)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2)降水和地表径流。不严密,自然界的水体是相互转化和相互联系的,海陆间循环通过各个环节把海洋水和陆地水联系起来,形成循环。

(3)D;降水强度小,时间长;地面坡度小;植被覆盖好。

(4)城市化建设破坏地表植被,使蒸发、蒸腾减弱;地面硬化,降水之后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减少。

【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水循环的过程及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1)读图可知,按水循环发生的空间范围,图中体现的水循环类型有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2)植物的蒸腾作用和水分的蒸发,使水蒸气到空中,在空中凝结成云,然后以雨雪的形式落在地面上,一部分被生物利用和被土壤吸收,剩余的水汇集入江河,由此可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奔流到海”是指江河的水汇集流入海洋,虽然海洋中的水不会倒流入河,回到陆地.但海洋中的水,又会蒸发,以水蒸气的形式到达陆地上空,最终又会以雨雪的形式从天上来到陆地.从生物圈的水循环角度来看,陆地上的水可以汇入海洋,海洋中的水也可再返回陆地.

3)读图可知,水循环环节中H环节为下渗,影响下渗的因素有:降水强度大小,时间长;地面坡度大小;植被覆盖状况等。

4)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城市化建设主要是对地表状况进行改变,由于地表状况的改变,使水循环发生变化,如:破坏地表植被,使蒸发、蒸腾减弱;地面硬化,降水之后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减少。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在下图中,甲表示的是某滨海地区陆地和海洋表面气温日变化的曲线图,乙表示旗帜主要飘动方向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甲图描述正确的是( )

A.曲线①表示的是海洋气温曲线

B.曲线②表示的是海洋气温曲线

C.曲线①所示日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昼夜长短所致

D.曲线②所示日温差小的主要原因是纬度所致

2由图甲推断,图乙中风出现时间约为( )

A.18时—次日7时B.8时—当日16时

C.16时—次日8时D.6时—次日18时

3若旗帜冬夏季飘动方向相反,则引起该地盛行风向变化的主要成因是( )

A.人类活动变化B.天气系统不同

C.太阳高度变化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华北平原某城示意图及该城近十年土地利用率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从保护城区环境角度考虑,工业区宜布局在( )

A.西南郊B.西北郊C.东南郊D.东北郊

2近十年该城( )

A.城区出现逆城市化现象B.郊区种植业迅速发展

C.城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D.郊区生态环境改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下图是长江口外水域叶绿素含量、水温和盐度垂直分布的某次监测数据合成图。叶绿素含量在水深10到20米之间先升后降。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曲线依次代表( )

A.盐度、温度、叶绿素含量

B.盐度、叶绿素含量、温度

C.叶绿素含量、盐度、温度

D.叶绿素含量、温度、盐度

2从图中可以看出( )

A.水深超过10米后,盐度随深度增加持续升高

B.水深超过10米后,水温随深度增加持续降低

C.水深15米处,叶绿素含量、温度、盐度值均达到最高

D.水深超过20米后,叶绿素含量随深度增加而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旅行社组织了“重走霞客路”大型旅行考察活动。下为考察路线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旅行团在黄山、衡山、泰山、华山考察中都能见到的自然带是:( )

A. 山地常绿阔叶林带 B. 山地针叶林带

C. 山地落叶阔叶林带 D. 山地冰雪带

2旅行社在本次考察中设计了下列主题活动,其中不可能实现的是:( )

A. a—c:喀斯特地貌之旅 B. c—d:江南奇山异水之旅

C. d—f:南北景观之旅 D. g—f:西北大漠戈壁之旅

3旅行考察队员们队沿线四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其中合理的:( )

A. 甲地——立足气候优势,发展花卉生产

B. 乙地——利用土地优势,发展粮食生产

C. 丙地——瞄准国际市场,发展出口农业

D. 丁地——退耕还林还草,发展立体农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目前世界上PM2.5指数最高的地区出现在北非、东亚,中国华北、华东和华中PM2.5的浓度甚至超过了撒哈拉沙漠。PM2.5产生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和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有害物质。下图为我国PM2.5最严重区和较严重区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我国西北地区PM2.5含量较严重地区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其形成的可能原因是(  )

A.工业发达,污染严重B.交通拥挤,尾气排放多

C.沙尘天气频发D.大量燃烧石油,火力发电

2我国将从2016年开始对PM2.5进行全面监测、预报,体现了政府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是(  )

A.环境计划管理B.环境技术管理。

C.环境质量管理D.资源环境管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热力环流示意图,甲、乙两处均位于陆地上且相距不远,a、c为水平气流,b、d为垂直气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丙、丁四处气压的关系为

A.甲>乙>丙>丁B.乙>甲>丙>丁C.乙>甲>丁>丙D.甲>乙>丁>丙

2若甲处为海洋,乙处为陆地,其余条件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为当地的冬季B.此时为当地的夏季

C.甲处空气受热下沉D.乙处空气冷却上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的是_______月季风图。E的风向为_______风,F的风向为_______风。

(2)A、B、C三地中,气压最低的是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热力\动力)作用。

(3)盛行E季风时,我国东部地区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地中海沿岸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

(4)在成因上,F季风是_______形成的,E季风是_______形成的,此时北太平洋上的大气活动中心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局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

A.①为岩石圈B.②为地壳

C.软流层以上是岩石圈D.古登堡界面以下为地幔

2地震发生时,海上游轮游客的感觉是

A.上下颠簸B.左右摇晃

C.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D.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