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人口金字塔示意图所示的亚洲某国,最可能是(  )
A、中国B、日本C、印度D、泰国
考点: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专题:
分析:对比分析该图1980~2025年人口金字塔图可知,0~15岁少年型人口比重呈下降趋势,说明人口增长率呈下降趋势;20~45岁年龄段(年轻人口)人口比重2000年至2025年呈下降趋势,说明年轻劳动力会逐渐短缺;60~80岁老年人口比重呈明显增加趋势,反映老龄化趋势显著.
从2000年和2025年人口金字塔图看出,各年龄段所占的比重相差不大,几乎相等,这是发达国家“现代型”人口增长类型的突出特点.
解答: 解:A、中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现在虽已达到现代型,但在1980年塔基相对还是比较宽的,故不符合题意;
B、日本人口再生产类型为“现代型”,经济发展早,人口再生产类型达到“现代型”时间比较早,1980年相对后面的时间塔基变化较小,故正确;
C、印度人口再生产类型为“传统型”,故不符合题意;
D、泰国人口再生产类型为“传统型”,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知识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和掌握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在图所示的区域中,a~b路段容易遭受自然灾害,主要是由于沿线(  )
A、山体坡度大
B、地表崎岖不平
C、河水流速快
D、泥沙淤积严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不丹国内自然带的基带是(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热带季雨林
C、热带草原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北美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图”解答.
(1)写出图例中字母所代表的自然带
名称:B是
 
带,E是
 
带.
(2)图中自然带由A.→B→C的依次更替体现了自然带的
 
地带性分异规律,这主要是自然环境中
 
条件变化所引起的.
(3)图中自然带由E→A.→D的依次更替体现了自然带呈现
 
地带性分异规律,这最主要是由于自然环境中
 
条件变化所引起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如图1为近30年来东北部分地区农业类型布局变化图,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说明如图所示地区近30年来玉米、放牧业、副食 品生产布局的变化,并解释该地水稻生产面积扩大的原因.
(2)吉林玉米种植区号称“黄金玉米带”,其东侧的长白山、西侧的草原和湿地,都是“黄金玉米带”稳定发展的天然保障占分别分析它们对图中玉米带具有的“保障作用”.
(3)大兴安岭东侧山麓分布着若干城镇,分析人们把城镇选择在东侧山麓地带的原因.
松花江丰涕水电站下游,流经吉林市的乩千来江段冬季不冻结,人们在此赛龙舟)赏雾凇,河滩上还聚集着野生赤麻鸭,它们来自西伯利亚,越冬地应是江南地区,现在却“选择”了在吉林越冬.(图2)
(4)结合材料解释赤麻鸭“选择”在这段不冻江的 河滩上越冬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黄土高原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  )
A、经济可持续发展
B、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C、生态可持续发展
D、减少污水排放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由图可作出的正确判断是(  )
A、目前甲国城市化水平高
B、乙国可能分布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C、目前甲国为人口净迁出国
D、目前乙国劳动力短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此时北京时间为(  )
A、6日12时
B、7日12时
C、6日24时
D、5日12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一般而言,有组织的大规模移民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迁入区的(  )
A、人口密度B、人口容量
C、人口构成D、人口素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