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海洋与大气之间进行着大量且复杂的水、热交换,对地理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厄尔尼诺现象就是大气、海洋相互作用而导致地理环境发生变化的典型.

说明厄尔尼诺形成发展过程,并据此概述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的相互作用.
考点: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专题:
分析:厄尔尼诺现象 
(1)定义:有些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的海面温度异常升高的现象. 
(2)厄尔尼诺现象的典型特征:
①赤道西太平洋大气低层出现西风; 
②南方涛动(南方涛动(SO),指日界线以东的东南太平洋与日界线以西的西太平洋--印度洋之间海平面气压的反相关关系)指数表现为明显的持续负指数;
③沃克环流异常偏弱; 
④赤道太平洋东部副热带地区高空气压高于正常状态; 
⑤两半球副热带北部冬季平均急流位置向赤道地区和向东偏移. 
(3)厄尔尼诺对环太平洋热带地区气候的影响 
①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上升,大气对流活动加强、降雨增多,暴雨频繁,洪涝成灾. 
②西太平洋和印度洋一带,由于海温下降,大气对流活动减弱、降水减少,旱灾严重. 
③太平洋和大西洋地区发生的热带风暴都比常年偏少.
解答: 解:厄尔尼诺现象严重的年份,东南信风减弱,太平洋南赤道暖流也相应减弱,太平洋中、东部向西流动的暖性海水明显减少,甚至东流.这一异常现象,一方面导致南美太平洋沿岸海水上涌减弱或停止,水中营养物质大量减少;另一方面使太平洋东部表层海水温度升高.由于南美太平洋沿岸温度升高和海水营养物质减少,导致浮游生物骤减、鱼类与鸟类大量死亡.同时,表层海水温度的变化对热带太平洋东西两岸的气候带来严重影响.热带太平洋东岸地区因海水温度升高,上升气流活跃,降水增多,引发洪涝灾害;而热带太平洋西岸地区因暖性海水减弱,表层海水温度相对下降,下沉气流活跃,降水减少,导致旱灾.
厄尔尼诺的形成发展说明,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是相互作用的,大气环流的改变,引起洋流的变化,从而导致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而洋流的改变,表层海水温度的变化,有反作用于大气圈,引起降水异常.
故答案为:(1)厄尔尼诺形成发展过程:厄尔尼诺现象严重的年份,东南信风减弱,太平洋南赤道暖流也相应减弱,太平洋中、东部向西流动的暖性海水明显减少,甚至东流.这一异常现象,一方面导致南美太平洋沿岸海水上涌减弱或停止,水中营养物质大量减少;另一方面使太平洋东部表层海水温度升高.由于南美太平洋沿岸温度升高和海水营养物质减少,导致浮游生物骤减、鱼类与鸟类大量死亡.同时,表层海水温度的变化对热带太平洋东西两岸的气候带来严重影响.热带太平洋东岸地区因海水温度升高,上升气流活跃,降水增多,引发洪涝灾害;而热带太平洋西岸地区因暖性海水减弱,表层海水温度相对下降,下沉气流活跃,降水减少,导致旱灾.
(2)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的相互作用:厄尔尼诺的形成发展说明,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是相互作用的,大气环流的改变,引起洋流的变化,从而导致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而洋流的改变,表层海水温度的变化,有反作用于大气圈,引起降水异常.
点评:此题是关键理解厄尔尼诺现象形成发展过程中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的相互作用示意图,抓住图中各个箭头作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在野外考察旅行时,只要拥有手机大小的GPS信号接收机,你就能随时知道(  )
A、自己所在的季节
B、自己所在地的天气
C、自己所在地的地理坐标
D、自己所在地的气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可用于监测该断层移动速度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 RS)
B、全球定位系统( CPS)
C、地理信息系统( CIS)
D、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CI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黑河是我国河西走廊三大内陆河流之一,发源于甘肃省西北部,由张掖、酒泉之间的南山和祁连山流出的各河流汇集而成,全长约800千米.
材料2:黑河河谷是阿拉善高地唯一有人定居的地区,原是中亚丝绸之路的故地.黑河在下游注入居延海,这里原本水量充足,湖畔是美丽的草原,有着肥沃的土地,丰美的水草,是我国最早的农垦区之一,但已于20世纪后期彻底干枯,成为沙尘暴的源地之一.
材料3:如图为黑河流域示意图.

(1)黑河的汛期在
 
季,该河流属于
 
(填内流河或外流河).
(2)图中山脉为
 
(填名称).
(3)试简述造成材料2中现象的主要人为因素,并分析应采取哪些措施加以防治.
(4)简述图示区域城市的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5)该区域如何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该地区图示时段内净人口迁移率最低的时间约是(  )
A、1995年、2010年
B、1990年、2000年
C、1985年、2015年
D、2005年、2010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有关该地区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多为外流河,河流汛期长、含沙量小
B、冬季降水量少,径流量小
C、季节性积雪融水是河流主要的补给来源
D、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关于玄奘法师回国依次经过的河流描述错误的是(  )
A、①河流的年径流量最大,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
B、②河流下游流经沙漠地区,有两个汛期
C、③河流为内流河,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故径流量变化较小
D、④河流含沙量最大,有凌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新华社广州3月30日电(记者吴涛)广东遭遇今年以来最强强对流天气袭击,30日上午广州、顺德等多地出现暴雨冰雹,广东省气象局启动今年以来首个暴雨应急响应.来自广东省气象局官方网站信息显示,广东124个县市发布了暴雨预警或雷雨大风预警.
(1)结合所学分析广东出现强对流天气的原因.
(2)强对流天气对广东地区农业会产生哪些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L地为“向斜成谷”
B、R1可自流输水
C、近地面气流辐散
D、R2西流汇入R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