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该图为某日150°E经线上日出时刻随纬度的变化。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太阳直射点位于
A.0°B.20°N
C.20°SD.23°56′N
小题2:甲地的昼长时间为
A.8小时B.10小时
C.14小时D.16小时
小题3:当甲地迎来日出时,北京时间为
A.5:00B.9:00
C.17:00D.19:00
小题4:乙地的夜长时间比甲地略短,且甲、乙两地同时迎来日出,乙地位于甲地的
A.东北方向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D.西南方向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A
小题4:B

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70ºN日出是0时,发生极昼现象,太阳直射点于恰好发生极昼的纬度互余。所以直射点的纬度是20ºN.选择B项。
小题2:根据日出与日落以正午12点对称,甲7时日出,17日落,昼长是10小时。选择B项。
小题3:150°E是7时,北京时间(120°E)是7时-2小时=5时。选择A项。
小题4:此时越向北,昼越长,乙在夹得北方;同时日出,在同一晨线上,乙在甲的西方,所以选择B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图12(某日太阳视运动图),回答问题。

小题1:当地当日日落的方位是  
A.正南B.西南
C.西北D.正北
小题2: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A.10°NB.20°NC.l0°SD.20°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读“不同地点昼长随季节(北半球)变化统计曲线图”,回答问题。(13分)

(1)判断A、C两地的地理纬度:A     ;C     。(2分)
(2)昼夜长短随季节而变化,但    (填图中字母)地区例外,这里昼夜长短的情况是           。(2分)
(3)从A到D的四幅图中可以发现,昼夜长短变化幅度的规律是     。(2分)
(4)当B地昼最长时,上海(121.5°E、31.5°N)这一天的太阳起落方向和太阳高度变化是:从    方日出,太阳高度逐渐升高,大约到    (北京时间)时达到上中天,之后太阳高度逐渐降低,在    方日落。(3分)
(5)若要在A、B、C三地中选择一地建航天发射场,不考虑地形、气候等因素,宜选择的地点是      ,理由是                。(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吻合的地点是   (     )
A.90°W、89°S B.80°E、40°N
C.10°E、1°SD.180°W、71°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图中横坐标为某日正午太阳高度,纵坐标表示纬度,读图回答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日期为北半球冬至日,此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B.此时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C.图中四个地点该日昼长按由长到短的排列顺序为a—d—c—b
D.图中四个地点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顺序为a—b—d—c
小题2:关于c、d两地正午太阳高度Hc和Hd的叙述,正确的是
A.Hc和Hd不可能在同一天达最小值
B.每年只有一个时刻Hc=Hd
C.每年约有9个月Hc>Hd
D.任何时刻都Hc≤H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该图中AB是赤道上北京时间2012年3月20日14时属于20日的范围。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A、B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约为
A.1.5万千米         B.3万千米       C. 1万千米          D.2万千米
小题2:3小时后,晨线与赤道相交的点所在经线为
A.45°WB.120°WC.110°WD.1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极昼现象从北极点扩大到北极圈的时期是(   )
A.春分到夏至B.秋分到冬至C.夏至到秋分D.冬至到春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雅安地区昼越来越短的时段是:(   )
A.9月23日到次年3月21日
B.3月21日到9月23日
C.6月22日到12月22日
D.12月22日到次年3月21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完成问题。

小题1:表示山地的北坡的曲线是(   )
A.甲B.乙C.丙D.丁
小题2:随着坡度持续增大至59°,甲、丁曲线数值的差值将(    )
A.一直增大B.一直减小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
小题3:若图中的时间表示地方时,该圆只能表示(    )
A.经线圈B.赤道圈C.晨昏圈D.极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