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某海岛“地质地貌结构示意图”,判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 A.
    甲地属于向斜成谷
  2. B.
    砂岩形成年龄早于沉积物
  3. C.
    图示大陆架上钻探可发现石油
  4. D.
    大坝建成将加剧河流下游的泥沙堆积
B
试题分析:图中显示甲地地下地层向上拱起,构造属于背斜,后期遭受侵蚀形成谷地,故A错误,砂岩地层位于沉积物下方,所以其形成年龄早于沉积物,故答案B正确,图示大陆架不是储存石油的良好构造背斜,所以在大陆架上钻探不能发现石油,故C错误,大坝建成后,泥沙会在库区大量沉积,河流下游的泥沙堆积将减轻,故答案D错误,所以答案选B。
考点:本题考查地质构造及地表形态变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读图9“某工业部门在某城市及其附近地区土地、运输和劳动力等成本曲线图”,其中土地成本和运费都只与距城市中心的远近有关。读图完成问题。


1.图中a、b、c曲线分别表示:


  1. A.
    地租、运费、劳动力成本
  2. B.
    运费、劳动力、地租成本
  3. C.
    地租、劳动力、运费成本
  4. D.
    运费、地租、劳动力成本

2.某工业需要综合考虑地租、运输、劳动力等成本,该工业部门应布局在:


  1. A.
    ①地
  2. B.
    ②地
  3. C.
    ③地
  4. D.
    ④地

3.从主导因素看,③地的工业部门最可能是:


  1. A.
    服装厂
  2. B.
    糕点厂
  3. C.
    乳制品厂
  4. D.
    炼铝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水体污染造成的水资源短缺称为水质性缺水;降水量小、水循环不活跃造成的水资源短缺称为资源性缺水。据此回答问题。


1.下列城市中,资源性缺水最严重的是


  1. A.
    杭州
  2. B.
    广州
  3. C.
    南昌
  4. D.
    石家庄

2.我国目前重点治理的“三湖”(江苏太湖、安徽巢湖、云南滇池)地区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其污染物未源不包括


  1. A.
    化肥农药残留物
  2. B.
    生活污水
  3. C.
    原油泄漏
  4. D.
    工业废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读全球荒漠化分布示意图,回答(1)~(3)题。


1.全球荒漠化分布主要受哪几种气候类型控制?
①热带季风气候 ②热带沙漠气候 ③温带大陆性气候 ④亚热带季风气候


  1. A.
    ①②
  2. B.
    ②③
  3. C.
    ③④
  4. D.
    ①④

2.目前,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约为3600万平方千米,而且呈扩大和加剧的趋势,其影响因素有
①地震火山泥石流频发 ②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③乱垦滥伐,砍伐森林 ④全球二氧化碳排发量增加


  1. A.
    ①②③
  2. B.
    ②③④
  3. C.
    ①③④
  4. D.
    ①②④

3.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土地面积较大、危害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冬春沙尘天气频发。下列受沙尘天气危害较严重的城市是


  1. A.
    乌鲁木齐、呼和浩特、银川
  2. B.
    成都、武汉、南京
  3. C.
    沈阳、天津、青岛
  4. D.
    贵阳、昆明、重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造成人口流动的原因除流出地的推力(气候严寒、文化落后等)和流入地的拉力外,还受到中间阻力(如技能、费用、亲情等)的影响,此外,人口流动还会受到流入地的反推力(如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等)的影响,回答下列小题:


1.造成发达国家逆城市化的主要推力是:


  1. A.
    乡村地区环境优美
  2. B.
    铁路和高速公路向郊区延伸
  3. C.
    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4. D.
    城市就业机会多

2.造成我国民工潮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1. A.
    自然条件的差异
  2. B.
    人口密度的差异
  3. C.
    人均寿命的差异
  4. D.
    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3.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1. A.
    科技发展水平
  2. B.
    经济发达程度
  3. C.
    人口受教育水平
  4. D.
    资源丰富程度

4.淮安历史上是我国商业贸易最繁荣的城市之一,后来却逐渐衰退,其主要原因是:


  1. A.
    水源供应不足
  2. B.
    战争迫使人口迁移
  3. C.
    政治中心的转移
  4. D.
    交通条件的变化

5.农谚“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反映农业生产具有:


  1. A.
    计划性
  2. B.
    地域性
  3. C.
    季节性
  4. D.
    周期性

6.造成“橘生淮南为橘,生淮北为枳”的主要原因是:


  1. A.
    地形差异
  2. B.
    气候差异
  3. C.
    技术差异
  4. D.
    耕作制度差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中国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示意图”。回答下题。


1.下列关于图中生态功能区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1. A.
    都位于低山丘陵区
  2. B.
    主要分布在大江大河流域
  3. C.
    都位于省区交界处
  4. D.
    三级地势阶梯上均有分布

2.图中序号代表的生态功能区所属的省级行政区是


  1. A.
    ①地位于青、藏之间
  2. B.
    ②地跨陕、甘、宁、晋地区
  3. C.
    ③地主体位于川、渝地区
  4. D.
    ④地跨粤、桂、黔之间

3.国家建设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目的是


  1. A.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2. B.
    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3. C.
    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
  4. D.
    吸烟除尘,净化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对野象生活习性研究表明,野象喜欢生活在温暖湿润的森林环境里。图为中国历史时期野象活动地点分布图,读图回答题。


1.据图可以分析得出,公元前550年至公元1838年野象活动北界


  1. A.
    不断北移
  2. B.
    不断南移
  3. C.
    不断东移
  4. D.
    不断西移

2.公元前500年前,黄河流域的气候状况可能是


  1. A.
    气温比现在低,降水比现在多
  2. B.
    气温比现在高,降水比现在少
  3. C.
    气温比现在低,降水比现在少
  4. D.
    气温比现在高,降水比现在多

3.关于该历史时期气候与现代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1. A.
    两个时期气候变化趋势基本吻合
  2. B.
    现代气候变暖使全球陆地面积增大
  3. C.
    该历史时期雪线不断降低,现代则趋向升高
  4. D.
    该历史时期我国1月份0 ℃等温线的位置北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读下表数据,回答问题。
表:我国四省区人口(万人)、城镇人口比重(%)和人均GDP(元)统计数据


1.表中①②③④四省(区)依次是


  1. A.
    川、晋、内蒙古、辽
  2. B.
    辽、晋、川、内蒙古
  3. C.
    川、辽、晋、内蒙古
  4. D.
    辽、川、内蒙古、晋

2.表中反映的城市化与人均GDP的关系是


  1. A.
    此阶段人均GDP与城市化水平呈负相关
  2. B.
    城市化速度越快,人均GDP增长越多
  3. C.
    城市化水平越高,人均GDP增长越多
  4. D.
    城市化水平提高能带动人均GDP增长

3.制约③省区城镇分布及城镇人口规模的主导因素是


  1. A.
    交通线分布及线路等级
  2. B.
    水资源分布及数量
  3. C.
    农业类型及农作物产量
  4. D.
    海拔高度及耕地面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古诗云:“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前段时间荔枝在南京大量上市,受到市民的喜爱。据此完成问题。


1.南京市民能吃到新鲜的荔枝,主要得益于
①便捷的交通条件②荔枝品种改良 ③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④荔枝种植范围扩大


  1. A.
    ①④
  2. B.
    ②④
  3. C.
    ①③
  4. D.
    ③④

2.5月初海南荔枝开始采果,比广东提前约15天,这是因为海南


  1. A.
    荔枝品种优良
  2. B.
    市场需求量大
  3. C.
    纬度较低,热量条件较好
  4. D.
    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