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热岛效应是城市化带来的最明显的环境特征之一。下图为某大城市城区与郊区温度差值(℃)随时间变化等值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城市热岛效应最显著的季节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2】近年来该市城区和郊区温度差值在减小,主要原因是( )
A. 城区绿地面积显著增加 B. 城区实行机动车限行政策
C. 郊区城市化发展迅速 D. 郊区水域面积大量减少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非洲大草原上,大型动物随干湿季变化进行一年一度的大迁徙。这种大迁徙发生在
A. 热带季风气候区 B. 热带雨林气候区
C. 热带沙漠气候区 D. 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台湾省人口年龄金字塔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1951年,台湾省人口自然增长的特点是
A.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 B. 增长模式为传统型
C. 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 D. 人口数量增长缓慢
【2】预测到2031年,台湾省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 人口增长速度快 B. 劳动力就业压力大
C. 人口老龄化程度高 D. 性别结构严重失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16年11月,我国东北地区出现强降温和大范围暴雪天气,局部地区出现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雪。下图是我国东北及周边地区2016年11月某时天气形势示意图。
(1)A处是________气旋或反气旋)天气系统,在其控制下,易出现________天气。
(2)B、C两地相比,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_地,请说明理由。
(3)图示中控制北京地区的天气系统为________,其过境时,北京的天气情况是____________。
(4)这次大范围暴雪可能带来的影响有________(多项选择)
A.霜冻、冰冻等农业冻害
B.阻碍交通
C.洪水泛滥
D.净化空气
(5)近年来,东北地区的人口大量外迁,有人口总量减少的趋势,请分析这种人口迁移现象对东北地区带来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示意“某个时期宁夏部分县级行政区环境人口容量”(单位:万人)。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影响宁夏各县级行政区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主要因素是
A. 矿产资源 B. 淡水资源
C. 地形地势 D. 科技水平
【2】宁夏南部地区今后一段时间人口发展的正确做法是
A. 放宽生育政策,鼓励生育
B. 增加人口密度,接纳宁夏北部地区的移民
C. 垦荒拓耕,向宁夏东部地区迁出部分人口
D.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同时向宁夏北部地区迁出部分人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可燃冰是一种主要分布在海底的天然气水合物,燃烧值高且对环境影响小。由于可燃冰大多埋藏在海底,目前没有国家进行商业化开采。我国于2017年5月在南海试开采可燃冰并获得成功,在可燃冰开发方面的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读中国南海可燃冰富集区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可燃冰目前没有被大规模开采的主要原因是
A. 资源量少 B. 对环境影响大 C. 开采难度大 D. 海上交通不便
【2】试开采可燃冰获得成功对我国最重要的意义是
A. 促进南海地区的经济发展 B. 占领开采技术高端位置
C. 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 D. 减轻我国空气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a、b、c表示影响城市区位的气候、地形、河流因素,箭头方向表示条件越来越好。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从自然条件考虑,图中最容易形成城市的地方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如果图中a、b、c分别表示影响城市区位的资源、交通、政治因素,那么与南京对应的点可能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江苏省苏北五市支柱产业情况,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1】符合我国东部地区当前产业升级要求的城市是
A. 徐州 B. 连云港 C. 宿迁 D. 淮安
【2】连云港多晶硅太阳能大量出口到西欧,西欧利用太阳能发电原因是
A. 资金雄厚,环保意识强 B. 光照充足
C. 太阳能发电成本低 D. 太阳能能量大,能源集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加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北美洲局部图。
材料二:温哥华和渥太华气候资料图。
(1)与渥太华比,温哥华冬季气温较 (高或低),简析其原因。
(2)R河是世界上径流量最稳定的河流之一,结合材料分析其原因。
(3)从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角度,解释冬季洛杉矶地面辐射较温哥华强的原因。
(4)从植被和气候角度,简析五大湖附近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