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4.关于美国农业带的正确叙述是(  )
A.①是乳畜带,②、③是小麦区B.①是玉米带,②是小麦区
C.①是小麦区,②是玉米带D.②是乳畜带,④是小麦区

分析 美国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雨热同期,平原、耕地面积广大,土壤肥沃,灌溉条件良好.美国农业的两大特点:农业机械化和地区专业化.美国的农业生产可分为棉花带、玉米带、小麦带、乳畜带、畜牧和灌溉农业区等主要农业带(区).

解答 解:由图可知,②为乳畜带,位于东北地区,市场广阔,①为玉米带、③④为小麦区,位于中央大平原,地势平坦,水源充足.
故选:D.

点评 本题以美国农业带为切入点,图片形式给出材料,考查学生对农业区位的理解.本题要求学生准确读图.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中国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突出问题是(  )
①中小城市的数量不断增加
②城镇建设用地粗放低效
③工业化滞后于城镇化    
④农业转移人口与城市居民在公共服务领域待遇不平等.
A.①⑨B.①④C.②⑨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如图2中四艘船的逃生路线(虚线箭头)正确的是(  )
A.甲路线B.乙路线C.丙路线D.丁路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满洲里是我国拥有百年历史的口岸名城,座落在美丽富饶的呼伦贝尔大草原,东 依兴安之脉,南濒呼伦之水,西临蒙古国,北接俄罗斯(如图所示),是我国经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通往欧洲最便捷、最经济、最重要的陆海联运大通道,自古就是亚欧两大洲间的重要商埠,承担着中俄贸易70%的陆路运输任务,素有“东亚之窗”的美誉.

材料二 满洲里面积 730平方千米,人口 30万,市辖国家级中俄互市贸易 区和省级东湖创汇农业区. 在新一轮强势经济的推动 下,满洲里又增加了综合产 业园区、机电电子工业园 区、进口资源加工园区、能 源重化工基地四个新兴工 业发展基地.满洲里享有国 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优秀 旅游城市、中国魅力城市等 美誉.
(1)结合材料分析满洲里在新时期应如何进一步提升其“东亚之窗”的地位.
(2)东湖创汇农业区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是否优越?说明判断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区域发展要发挥各个区域的优势条件,加强互补,以求得共同发展.喀什经济特区地处亚欧大陆中心,与多个国家接壤.瓜达尔港位于巴基斯坦西南部,地处霍尔木兹海峡阿曼湾口处.有专家提议在两地之间修建铁路(如图).

(1)描述图示区域的地形特点.
(2)简述甲河上下游河流的特征.
(3)归纳图中两大产棉区相同的优势自然条件.分析大量扩大棉花种植给该区域带来的环境问题.
(4)对于连接喀什与瓜达尔港的铁路建设,专家们有的支持,有的反对.你支持哪个观点,请列出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地理现象与该模拟实验原理相似的是(  )
A.渭河谷地的形成B.日本地震的发生
C.青藏高原的隆起D.东非裂谷带的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读我国某地区示意图及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被誉为“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图1区域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图2示意河西走廊古丝绸之路部分路段.
材料二:图3为天山自然带垂直带谱图.
(1)图1中人口分布特点是山麓地带;河流沿岸;沿交通(铁路)线分布,本区域人口容量总体特征是低(高或低),影响人口容量的主要制约因素是水资源.
(2)简析河西走廊成为“古丝绸之路”重要通道的区位条件.
(3)说明地形(从海拔、坡向角度)对天山自然带分布的影响.
(4)简述图1中“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逐步成为世界主要汽车企业投资的热点地区.现今,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生产国.
材料二 吉林省是我国汽车工业大省.近年来,该省汽车工业规模不断扩大,部分配套零部件生产由长春市向周边地区转移,带动了周边地区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以长春市为核心的汽车工业“整零协作”模式.如图为长春市及其周边地区汽车工业空间体系图.

(1)指出与美国相比,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区位优势.
(2)试分析汽车工业“整零协作”模式对长春市周边零部件生产地区的积极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引汉济渭”调水工程对渭河平原的影响正确的是(  )
A.加剧生态恶化B.减轻土壤盐碱化C.地下水位下降D.缓解水资源短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