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1978~2004年我国部分省市非能源矿产资源状况与经济发展对比图,完成小题。
【小题1】我国非能源矿产与经济增速不匹配的省份是
A.蜀、辽 | B.豫、滇 | C.陇、黑 | D.京、赣 |
A.市场广阔 | B.劳动力资源丰富 |
C.科技先进 | D.地理位置优越 |
【小题1】A
【小题2】D
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此类题目可从非能源矿产占全国比重与经济平均增速的对比关系推理。根据1978~2004年我国部分省市非能源矿产资源状况与经济发展对比图可以看出:A项中蜀、辽两省非能源矿产占全国比重较高,但经济增速慢。所以两者不匹配。B项中豫、滇两省,豫匹配不合理,滇匹配合理;C项 陇、黑两省,匹配合理;D项 京、赣两省市,北京匹配不合理。
【小题2】闽、粤两省频临海洋,地理位置优越,海上交通便利有利于其经济发展。故选D项。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区域地理特征及资料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以1978~2004年我国部分省市非能源矿产资源状况与经济发展对比图为载体考查我国区域地理特征及资料分析能力,难度一般。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图中纵坐标与横坐标的含义及两者组合点的含义,一般非能源矿产占有率高低与经济增速高低负相关的就是匹配不合理。闽、粤两省一个位于海峡西岸,一个位于珠三角地区。两者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地理位置优势显现无遗。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四个区域与其农业发展方向匹配合理的是( )
A.东北平原——开垦沼泽地 |
B.东南丘陵——发展茶园果园 |
C.华北平原——发展水稻种植 |
D.横断山区——发展垂直农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图为“某市2000年地价和2010年地价对比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小题1】从图可以看出
①从市中心到郊区地价持续降低
②该市规模扩大
③该市中心城区范围扩大
④该市地价整体有所上涨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是经纬网和中国著名山脉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四个小黑点为中国领土四至点。读图回答小题。
【小题1】经纬网的纬线间距为
A.3° | B.5° | C.8° | D.10° |
A.①是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 |
B.②是黄河的发源地 |
C.③是农耕区与牧区的分界线 |
D.④是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海洋中的一个小岛,a和b分别表示两条纬线,回答小题。
【小题1】若a和b分别表示赤道和北回归线,那么关于甲、乙两地气候和自然景观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的气候可能是热带草原气候 |
B.乙地的气候可能是热带沙漠气候 |
C.甲地的自然景观可能是热带雨林 |
D.乙地的自然景观可能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
A.甲地可以种植甘蔗 |
B.乙地主要从事粮食种植 |
C.岛屿的最高峰能终年看到积雪 |
D.仅考虑盛行风向,甲地沿岸更适合建设港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是我国某地河流和山脉分布略图,读图回答小题
【小题1】“巴山夜雨”是图示地区一大标志性天气,下面( ) 图最能显示其“雨”的成因。
【小题2】图示地区有著名的“雾都”之称。但是近几年来“雾都”之名逐渐减弱,其原因主要主要是:
A.能源结构的变化 | B.全球气候变暖,降水量减少 |
C.两江交汇,水汽增多 | D.地形平坦开阔,水汽蒸发快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古人在一篇游记中写道:“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可爱。北顾但寒沙衰草……”据此回答小题。
【小题1】游记作者登临之地可能是
A.阴山 | B.长城 | C.秦岭 | D.大兴安岭 |
A.青藏高原 | B.云贵高原 | C.内蒙古高原 | D.黄土高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有关地壳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岩浆岩 | B.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沉积岩 |
C.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变质岩 | D.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新的岩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