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西南地区能源资源丰富,区域内的重庆市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下图为“重庆市1999~2008年主要能源消费变化和单位GDP能耗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判断重庆市能源消费总量变化和单位GDP能耗变化的趋势,并分析单位GDP能耗变化的主要原因。

(2)指出重庆市能源消费结构特点;结合西南地区能源资源优势,说明该市今后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的方向。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新课标)高中地理5年高考真题备考第二章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3.全国卷Ⅱ)下图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读下图,完成下题。

1.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

A.台风 B.海陆分布

C.地形 D.大气环流

2.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年降水量最低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3.樟树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优势树种。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可能有樟树集中分布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新课标)高中地理5年高考真题备考第八章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012大纲卷)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下图中我国境内某些区域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目前,这些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种植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近年来,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

(1)推断并说明这些国营农场的分布规律。分析这些地区种植优质长绒棉的有利条件。

(2)距消费市场较远却并未影响该区域商品棉销售,请解释原因。

(3)说明该区域商品棉生产的限制性因素。

(4)分析该区域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年鲁教高中地理创优必修3第四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09年11月26日,广州开始连续几天的灰霾天气过程。结合下图,完成各题。

1.每年秋冬季节,广州城就经常被包裹在混浊的灰色大气中,其原因主要是(  )

A.“珠三角”的污染物排放量逐年增加,特别是车辆尾气污染严重

B.每年秋冬季节“珠三角”地区阴雨天气偏多

C.气温下降,气流下沉

D.地势低洼,污染物难以扩散

2.下列地区一年四季都能找到灰霾踪影的是(  )

A.黄淮海平原 B.四川盆地

C.长江河谷 D.“珠三角”

3.目前,“珠三角”地区西侧的灰霾污染比较严重,主要是与    有关(  )

A.地形条件 B.降水多

C.地表径流 D.汽车尾气与工业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年鲁教版高中地理创优必修3第三单元走进“数字地球”单元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目前,我国已经建成“数字中国”的地理空间框架,“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国土资源管理运行体系初步形成,大大提升了国土监管能力。据此完成各题。

1.对土地资源“天上看,网上管”,分别运用的现代地理技术是(  )

A.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

B.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

C.遥感和全球定位系统

D.全球定位系统和数字地球

2.从国情出发,我国应用高科技手段开发国土资源动态监管的主要目的有(  )

①严格保护耕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②指导城市交通运输

③控制建设用地规模,节约用地

④建立灾害预警系统,减少灾毁耕地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鲁教高中地理创优必修3第三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中俄原油管道起自俄罗斯远东原油管道斯科沃罗季诺分输站,止于大庆末站,全长近1 000千米,设计年输油量1 500万吨。之前,铁路运输是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石油的主要形式。读图完成各题。

1.下面关于中俄原油管道建成和开通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

A.增加石油进口量,降低运输成本

B.改变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C.提高我国能源的自给率

D.改善我国东北地区空气环境质量

2.中俄原油管道末站选择大庆市,主要原因是(  )

①可利用东北地区的现有管网

②石油工业基础较好

③劳动力资源丰富

④经济发达,能源供需矛盾突出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年鲁教版高中地理创优必修3 第二单元 学会小区域调查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中学地理小组利用下图提供的信息开展探究学习。读图,完成各题。

1.图中所示的L湖被污染。学生经过分析确定,污染物主要来自(  )

A.城镇 B.牧区

C.林区 D.矿区

2.学生对图中所示牧区分布的影响因素提出四组假设。据图探究,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

A.气候、交通 B.土壤、市场

C.水源、技术 D.地形、人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年鲁教版高中地理创优必修3 第一单元学会分析区域差异单元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面是某中学地理奥赛小组的研究案例。

研究课题:学习不同尺度的区域地理。

研究思路:

阶段Ⅰ   阶段Ⅱ    阶段Ⅲ

通过读图认识什么是不同尺度的区域,确定研究区域→收集图文资料,分析该区域的自然特征→研究该区域优势、不足、扬长避短,发展优势经济

研究结论:

阶段Ⅱ研究成果: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气候干旱;三山夹两盆,风力作用大;河流冰雪孕育;山地牧场,繁花似锦;黄沙漫漫,驼铃叮当;万古荒原,油气蕴藏。

阶段Ⅲ研究成果:……

友情帮助:请你按要求与他们一起完成该课题的研究。

(1)依据阶段Ⅱ研究成果,请在图中阴影区域选择适当位置填写该研究区域的名称,并写出它属于哪种尺度的区域。

(2)请你推断该地理奥赛小组得出阶段Ⅱ研究成果所必须使用的有关地图。

(3)依据研究思路,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帮助该小组完成阶段Ⅲ研究成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年鲁教版高中地理创优必修3 4.1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近50年来,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面积锐减,湖泊消失了1 000多个。据此完成各题。

1.湖泊面积大量减少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有(  )

A.减轻长江洪涝灾害 B.生物物种增加

C.加剧土壤盐渍化 D.湖泊环境容量减小

2.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面积减小的主要措施是(  )

A.扩大水田面积

B.围湖造田

C.加强上游地区水土保持

D.禁止在长江采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