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高青大米”被国家工商总局授予国家地理标志商标。精选的“高青大米”每斤价格超过60元。有关“高青大米”生产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充足
②土壤和灌溉水中富含多种微量元素
③纯净无污染的黄河水增加了稻米的透明度
④与玉米、棉花等旱作物及林果交叉种植,多样性生态系统易于病虫害的发生
A.①③B.②③C.③④D.②④
B 
高青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由于该县北依黄河,东临渤海且有大型地下温泉,形成了特有的湿热小气候;高青水稻种植区域属黄河冲积平原,以天然黄河水浇灌,土壤和灌溉水中富含钾、硅等大量元素及锶、镁、钙、铁等微量元素。纯净无污染的黄河水增加了稻米的透明度,保证了生产的大米纯正口味;水稻生产地为农业保护区,没有工业“三废”的污染。再次,多样性生态系统减轻了病虫害的发生。高青水稻种植区域主要为沿黄分布,与玉米、棉花等旱作物及林果交叉种植,种植区域处于一个多样性的生态系统中,水稻病虫害较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的部分农业信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区域耕地利用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变化,复种指数下降B.城市扩张,土地变更用途
C.过度利用,土壤肥力衰退D.青壮年劳动力减少,土地抛荒
小题2:图示现象可以反映我国(  )
A.农业技术水平下降B.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
C.人口老龄化严重D.粮食生产压力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5分)
材料1:进入21世纪后,在我国六大经济区域中,有人这样概括:“珠三角”抢得先机,“长三角”后来居上,“环渤海”潜力巨大,“新东北”重振旗鼓,“大西北”加快开发,中部崛起更待何时?
材料2:

(1)图丙北部平原地区春季土壤旱情严重,试分析其主要原因。(4分)
(2)有关人士将环渤海的天津滨海新区、珠三角的深圳、长三角的浦东并称为中国东部沿海具有相似战略功能的“三大极点”,分析三个区域的共同优势区位条件。(2分)
(3)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正积极筹备风力发电场。分析两地风力资源丰富的原因。(2分)
(4)试分析与长三角相比,“振兴新东北”的主要优势与劣势。(4分)
(5)分别写出甲、乙、丙图示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 (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蒋问题。
材料一 图A是美国部分地区图。

材料二 图B中甲地到乙地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示意图。

材料三 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四长河,也是北黄洲流程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坷流。
(1)与同纬度欧洲西部比较,美国中部平原气候大陆眭强,试分析原因。(4分)
(2)结合材料二,推断甲、乙两地农业类型的差异,并分析原因。(4分)
(3)结合材料,简述密西西比河航运发达的自然条件。(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11分)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某铁路沿线示意图,近年来,在该铁路东部地区频频发生雾霾天气。

材料二   雾是由大量在近地面空气中悬浮的冰晶或者微小水滴、颗粒等形成的一种混合物。
霾主要是由空气中的有机碳氢化合物、硫酸盐、硝酸盐及灰尘等颗粒形成的一种混合物,漂浮在一定范围内,使大气变得混浊。空气中的悬浮颗粒能减弱太阳紫外线并携带多种病菌。
(1)③地成为我国重要的食品生产基地,像科迪汤圆、三元食品等均产自该地区,试分析该城市发展食品工业的有利条件。(3分)
(2)②③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试分析其有利的自然条件。(4分)
(3)试分析雾霾天气对人类带来的危害。(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据报道,吉林松原的某农民种了大半辈子地,对黑土地非常熟悉,这些年他发现黑土地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他从地里抓了一把土说:“这地也‘上岁数’喽,地越来越没劲儿,土越来越硬啦。”下图为我国三江平原20世纪50年代至2000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情况。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丙三个图例分别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A.耕地、林地、湿地B.林地、耕地、湿地
C.林地、湿地、耕地D.湿地、耕地、林地
小题2:2000年以来,随着国家土地生态保护工程的实施,东北地区提高粮食产量的最合理途径为
A.垦荒,扩大耕地面积
B.采用大棚技术,提高复种指数
C.增加劳动力,精耕细作
D.发展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现代化、专业化水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
材料1:“北大荒”指20世纪50年代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中尚未开发的区域。20世纪60年代,随着大庆油田的开发,国家加大了对“北大荒”荒地资源的开发力度。经过10~20年的草甸开垦和沼泽治理,“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
材料2:
 
(1)分析“北大荒”沼泽地形成的原因。(6分)
(2)东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试分析该区发展粮食生产的自然条件。(6分)
(3)近年来,北大仓土地质量下降,有人说“北大仓”又将变成“北大荒”,简要分析其原因。(2分)
(4)说说该地区沼泽的生态功能。(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