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是我国棉花主产省区1980-2005年棉花种植面积变化图(图中10省区棉花种植面积之和占全国棉花种植面积的90%以上),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1980-1990年山东省棉花产量居全国首位
B.1990-2005年黄河流域棉花种植面积持续增长
C.1980-2005年湖南省棉花单位面积产量先增后减
D.1980-1990年南方棉花种植面积占全国棉花种植面积的比重下降
【2】新疆是我国棉花质量最好的产区,其优势条件是
A.光照丰富 B.灌溉水源丰富
C.地广人稀 D.土壤肥沃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城市不同时期人口密度与距市中心距离的关系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按照城市化发展进程,图中四条曲线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④—③—②—①
【2】该城市在图示②阶段出现的现象是
A.人口逐渐向市中心聚集城市化水平提高
B.城市中心区人口减少工业在城市中心区日趋集中
C.城市中心区经济萎缩城市化水平降低
D.郊区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居民生活条件不断改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环境保护】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河道粱化是指将城市内的河道取直,硬化河堤、河底,改造岸坡为直立砌墙或混凝土墙,把天然河道变成人工明渠的过程(如图)。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许多城市在建设过程中,都对城市河道进行了渠化改造。
分析河道渠化带来的不利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中四条折线示意中国、全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及其变化趋势。据此完成下题。
【1】图中代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折线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带来的主要影响有( )
①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②二、三产业产值比重上升
③城市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④城市中心区人口不断减少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09年2月,澳大利亚东南部受高温干旱和山林大火之苦时,东北部又遭受洪水侵袭,澳洲处在一片“水深火热”之中。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试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2009年2月澳大利亚北涝南旱的原因。
(2)澳大利亚西北部1月和7月分别盛行西北风、东南风。从海陆热力差异、气压带和风带两个方面说明该地区盛行风向形成的原因及盛行风向对该地区气候干湿状况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反映了三个省区煤炭、太阳能、天然气、水能四种能源的丰歉程度(★越多,代表能源越丰富)。表中表示水能资源的是( )
能源 | ① | ② | ③ | ④ |
新疆 | ★★ | ★★★★ | ★ | ★★★★ |
陕西 | ★★★★ | ★★★ | ★★ | ★★★ |
广西 | ★ | ★★ | ★★★★ | ★ |
A.①
B.②
C.③
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F、H两地气温比两侧地区高的自然原因是______。
(2)图中丹江口水库出口处和北京两地的平均温差约为________℃,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3)分析华北平原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乌鲁木齐市地处天山北坡及以北地区,城市化对其市区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产生很大影响,读乌鲁木齐市区各主要功能用地2002年面积分布图与1998年~2002年变化幅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M折线表示
A.绿化用地 B.工业用地 C.居住用地 D.商业用地
【2】能反映乌鲁木齐市由南到北土地利用变化的是
A.荒漠、戈壁——耕地——林地、草地 B.林地、草地——荒漠、戈壁——耕地
C.荒漠、戈壁——林地、草地——耕地 D.林地、草地——耕地——荒漠、戈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中甲为德国鲁尔区,乙为中国辽中南工业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乙两区最重要的工业部门是
A. 汽车工业 B. 钢铁工业 C. 化学工业 D. 机械制造业
【2】甲、乙两区形成的共同区位条件是
A. 水能丰富 B. 铁矿丰富 C. 煤炭丰富 D. 廉价劳动力丰富
【3】借鉴鲁尔区综合整治经验,辽中南工业区可持续发展措施是
①治理环境污染,提高环境质量 ②继承传统的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水平③加强技术改造,专门发展重工业 ④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