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7分)

(1)此图为________(1或7)月气压分布状况。(2分)

(2)A气压中心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成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被切断的气压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受A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C处盛行________风,D处盛行________风,我国的天气以________为主要特征(2分).

(4)夏季,D处盛行________风(1分),形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____________ __和_________ _____。(4分)

⑴ 1(2分)

⑵亚洲高压(1分); 冬季大陆降温比海洋快,形成高气压(2分); 副极地低气压带(1分)

⑶西北 东北 寒冷干燥(4分)

⑷西南 (1分) 夏季,随着气压带风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后,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右偏转为西南风. (2分)

⑸海陆热力性质差异(2分);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从图中看亚欧大陆出现了高压中心,是北半球的冬季,1月气压分布状况图。

(2)图中A位于亚欧大陆名称是亚洲高压,形成原因是冬季大陆降温比海洋快,,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形成高气压。亚洲高压把副极地低气压带切断。

(3)受亚洲高压的影响,C处东亚盛行西北风,D处南亚盛行东北风。我国冬季天气寒冷干燥。

(4)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夏季亚欧大陆形成了亚洲低压,D处南亚盛行西南季风,形成原因是夏季随着气压带风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后,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右偏转为西南风.。

(5)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考点:本题考查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及气候的影响。

考点分析: 考点1: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试题属性
  • 题型:
  • 难度:
  • 考核:
  • 年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北省宜昌市高一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世界各国十分重视对太阳活动的观测和预报的主要原因是( )

A.为了研究太阳活动的规律

B.为了认识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

C.为了将太阳活动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D.为了研究黑子和耀斑对通信活动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北省荆门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下列关于图中各纬度带气流运动方向与干湿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0°~10°盛行下沉气流,干燥

B.10°~20°盛行东北风,干燥

C.20°~30°盛行西南风,湿润

D.30°~40°盛行下沉气流,干燥

2.若M点位于大陆西岸,则下列四幅图中表示M地气候特征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文登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智利是世界上最狭长的国家,西部是较低的海岸山脉,东部是高峻连绵的安第斯山脉,自然景观北部是荒漠、中部是硬叶林、南部是阔叶林。

材料二 智利图

(1)从智利北部到南部,在水平方向上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影响智利南部的气压带或风带是__________,智利南部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4分)

(2)智利是世界四大产鱼国之一,北部海域产量最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2分)

(3)A处是阿根廷的巴塔哥尼亚高原,该地区的自然景观与一山之隔的智利差异很大,其原因是 。(2分)

(4)德雷克海峡常年海浪很大,过往船只小心翼翼,原因是 。(1分)

(5)简述安第斯山脉的成因。(1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文登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的经纬网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1.M和N两点的实际距离约是

A.4444千米 B.3333千米

C.2222千米 D.1823千米

2.若某炮兵在N点向北发射普通炮弹,飞行大约50KM落地,该落点位于

A.东半球、中纬度 B.西半球、高纬度

C.西半球、低纬度 D.东半球、高纬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西省临川市高一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城市区位与自然地理各因素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上的城市都位于平原地区,且有临海优势

B.气候条件恶劣的荒漠干旱地区、高纬度寒冷地区和热带雨林地区则无城市分布

C.世界的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气温适中的中低纬地带

D.沿河设城是我国北方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西省临川市高一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读图完成问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为纵波,B为横波 B.C层的平均厚度为33千米

C.G为外核 D.E为岩石圈

2.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主要圈层的划分依据是( )

A.各层比重的不同 B.各层组成物质的不同

C.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突然变化 D.各层厚度的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3年11月13日世界气候大会在波兰华沙开幕,会议推动各国政府在2015年达成一个全球性气候协议的道路上更进了一步,包括一些重要的新决议,通过保护森林、节能和灾害预防等措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下图为“世界部分国家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和人均排放量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有关二氧化碳排放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大国的人均碳排放量大 B.发达国家的人均碳排放量较大

C.城市化水平与碳排放量呈正相关 D.城市化水平与碳排放量呈正相关

2.当前可采取的二氧化碳减排措施主要有

①植树造林 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③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④加强国际合作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美国好奇号火星探测器2012年8月6日成功降落在火星表面,展开为期两年的火星探测任务。相较于美国前两次发射的勇气号和机遇号,好奇号无论是从体积、质量和身上所带的科学仪器都是无法比拟的。据此并结合下表回答下列各题。

行星

距太阳

(地球=1)

质量

(地球=1)

体积

(地球=1)

表面平均温度

自转周期

地球

1.00

1.00

1.00

22℃ 

23小时56分

火星

1.52

0.11

0.15

-23℃ 

24小时37分

1.寻找有机物的存在是好奇号的主要任务之一。科学家认为火星是除地球以外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天体之一,火星与地球相比

A.有适合生物呼吸的相同大气成分 B.有相近的自转周期

C.有相近的体积和质量 D.有岩石、土壤和大量的液态水

2.当成功降落至火星表面时,好奇号已经离开了

A.总星系 B.银河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

3.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条件之一是地球具有适中的质量和体积,从而使地球

A.产生昼夜更替现象 B.有安全的宇宙环境

C.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 D.有适宜的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