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15分)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科学网2006年9月5日报道:近一个月来,随着旱季的来临,印尼苏门答腊岛、廖内群岛和加里曼丹岛发生了多处森林火灾。绿色和平派往苏门答腊岛和廖内群岛的紧急调查小组发现蔓延的森林大火和低垂的浓烟正在威胁着数百万人的健康,同时使气候进一步恶化。

“该地区大部分的森林属于湿地森林的一种——泥煤地森林”,绿色和平原森林保护项目的Hapsoro先生解释:“这些泥煤湿地一旦遭受砍伐,河道开挖或租让,就会像海绵一样迅速蒸发,变得极其易燃。对于这种湿地的改造如果不停止,大规模的森林火灾就无法避免,年复一年的环境恶化也就无法避免。”“印度尼西亚政府必须对该地区的土地开荒和森林砍伐重新作慎重的考虑,这样才能够将印度尼西亚森林火灾的可能性最小化。”

(1)印尼是热带雨林分布较广的国家之一,属世界三大热带雨林集中分布区之一的________地区的一部分,另外两个分布区是________、________。(3分)

(2)“这些泥煤湿地一旦遭受砍伐,河道开挖或租让,就会像海绵一样迅速蒸发,变得极其易燃”这从一个侧面说明雨林的________特点,这种特征还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浓烟正在威胁着数百万人的健康,同时使气候进一步恶化。”试分析热带雨林被破坏对全球自然环境的影响。(3分)

(4)试分析印尼热带雨林被破坏的原因,并对破坏现状提出合理的保护措施。(6分)

 

【答案】

 

(1)东南亚 非洲刚果河流域 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

(2)脆弱性 雨林生态系统生物循环旺盛,雨林生长所需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森林一旦被毁,地表植被很难恢复

(3)①导致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失衡,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全球变暖,引发生态环境问题;②给全球水循环带来影响,使地面淡水总量减少;③导致雨林物种灭绝的速度加快,给物种多样性带来威胁。

(4)破坏原因:①印尼农民和种植园主大多采取放火烧林的方式开垦土地;②大规模的农场牧场开发;③商业性木材采伐。(3分)

保护措施:①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②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③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④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⑤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⑥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答三点,言之有理即可得分,3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热带雨林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主要分布在赤道两侧,世界热带雨林集中分布在三大区: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非洲刚果河流域和东南亚。其中亚马孙河流域面积最大,东南亚主要分布在马来群岛。

(2)该题可以调动和运用“森林的开发和保护”地理知识来作答,从热带雨林的脆弱性来分析,雨林生态系统生物循环旺盛,雨林的养分主要存储在生物体中,由于淋洗作用强土壤养分含量少,森林一旦被毁,地表植被很难恢复。

(3)先要了解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调节全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维持生物多样性)。热带雨林一旦被破坏必将对全球自然环境产生深刻影响,使上述环境效应丧失殆尽,导致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失衡,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全球变暖,引发生态环境问题;给全球水循环带来影响,使地面淡水总量减少;导致雨林物种灭绝的速度加快,给物种多样性带来威胁。

(4) 破坏原因: 印尼属于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社会底层的农民还比较贫穷,农民缺少土地,只好采取放火烧林的方式开垦土地;为发展经济,印尼的情况与巴西类似,大规模的农场牧场开发、商业性木材采伐,是一条便捷有效的途径。但带来短期局部经济效益的同时,却造成了长期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

保护措施: 找到了破坏的原因,就要从根子上着手提出合理的保护措施,印尼热带雨林面临的问题与巴西如出一辙,是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是局部利益与全球利益的冲突。合理的保护措施,就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兼顾各方利益,共同承担责任。可以迁移所学的巴西雨林的“开发还是保护”这部分知识来作答。提高公民环保意识、设立国际基金、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性的开发等。

考点:该题考查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陕西西安临渭区2010年度高考适应性调研测试地理试题 题型:综合题

35.(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河北中部某县农村秸秆利用状况调查表(下表)。
   材料二:农作物的秸秆,牧畜直接食用后吸收很少,转化率不高。若经发酵后,可成为满足牧畜对各种营养物质需要的优质饲料。
材料三:为了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该县对农作物秸秆进行了综合开发。其具体做法是:1.用机械,将秸秆加工成颗粒状,运用活性酶酵化分解技术生产优质饲料,替代粮食饲料,发展畜牧业;2.利用秸秆饲料发展畜牧业,同时发展相关工业,对畜牧业产品进行深加工;3.减少直接用做饲料,通过动物消化成优质肥料,实现“过腹还田”。
(1)下列秸秆中,该县很少或没有的是(3分)
A.玉米秸秆    B.小麦秸秆    C.棉花秸秆    D.水稻秸秆
(2)为了将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该县可发展的相关工业有(说出2个)(4分)
(3)将下列各项的字母代号填入上图的空格内(4分)

A.过腹还田    B.发展畜牧业    C.优质饲料
D.提高土壤肥力    E.消灭害虫卵
(4)当地农村秸秆作为燃料使用还高达50%,燃烧秸秆导致的负面生态效应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届江西省高三第二次模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5分)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1:下面是太平洋中两区域示意图。

材料2:中国经营报2009年10月17日,在经过两年的激烈讨论之后,在今年12月的哥本哈根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各国将达成一个新的协定,目的是解决温室气体排放原因、后果问题。

(1)简述A国冬夏季降水的空间分布差异并分析其原因。(4分) 

(2)说明B国阴影区域的气候类型及成因。(4分)

(3)当A国盛行西北风时,B国北部盛行什么风,并分析其形成原因。(3分)

(4)全球变暖对上述两国会产生什么影响?遏制全球变暖应采取什么措施?(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陕西西安临渭区2010年度高考适应性调研测试地理试题 题型:综合题

36.(15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九寨沟是我国著名风景旅游胜地,是中国唯一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两项国际桂冠的旅游胜地。九寨沟“水光浮翠,倒影林岚”,翠海、叠瀑、彩林、银峰以及特异的藏族风情,相互交融形成一个令人神往的“神话世界”、“人闻仙境”。

    九寨沟1984年正式对外开放为生态旅游区,旅游者蜂拥而至,2000年以来,每年游客量都超过100万人次。“黄金周”里游客塞满九寨沟,车队排成了长龙;沟内平地起新楼,客栈、宾馆林立,城市化的设施遍布九寨沟;旅游业的兴旺使大量的饭店、商场、宾馆、旅行社等涌进沟内,污水垃圾遍地,九寨沟管理局的监测结果表明九寨沟的水体已经有富营养化的趋势,湖泊有沼泽化倾向。

    材料二:世界银行环境部和生态旅游学会给生态旅游下的定义是“有目的地前往自然地区去了解环境的文化和自然历史,它不会破坏自然。而且它会使当地社会从保护自然资源中得到经济收益。”

    (1)九寨沟地处_____________气候区,其发展旅游的条件是具有丰富的 __________   景观和独特的  ____________ 风情及他们的传统文化。(3分)

    (2)旅游旺季时,九寨沟景区人满为患,大大超过了其环境承载量。你认为如何解决这一问题?(5分)

 

    (3)从旅游规划、环境容量及游客承载量方面分析九寨沟怎样开展生态旅游?(7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陕西西安临渭区2010年度高考适应性调研测试地理试题 题型:综合题

35.(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河北中部某县农村秸秆利用状况调查表(下表)。

   材料二:农作物的秸秆,牧畜直接食用后吸收很少,转化率不高。若经发酵后,可成为满足牧畜对各种营养物质需要的优质饲料。

    材料三:为了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该县对农作物秸秆进行了综合开发。其具体做法是:1.用机械,将秸秆加工成颗粒状,运用活性酶酵化分解技术生产优质饲料,替代粮食饲料,发展畜牧业;2.利用秸秆饲料发展畜牧业,同时发展相关工业,对畜牧业产品进行深加工;3.减少直接用做饲料,通过动物消化成优质肥料,实现“过腹还田”。

  (1)下列秸秆中,该县很少或没有的是(3分)

   A.玉米秸秆     B.小麦秸秆     C.棉花秸秆     D.水稻秸秆

  (2)为了将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该县可发展的相关工业有(说出2个)(4分)

     

 (3)将下列各项的字母代号填入上图的空格内(4分)

  A.过腹还田     B.发展畜牧业     C.优质饲料

  D.提高土壤肥力     E.消灭害虫卵

 (4)当地农村秸秆作为燃料使用还高达50%,燃烧秸秆导致的负面生态效应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