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如图1)

材料二:陕西榆林地区上世纪八十年代,流沙已逼近榆林城周围,甚至爬上了城墙头.为治理风沙,当地一改过去人工平复沙丘投资大、见效慢的做法,采用了“引水冲沙造田”工程,其办法是:在高处先修建好引水渠和蓄水池,在位置较低处的四面修上围埂,从蓄水池中放出水来冲刷沙丘,利用水力把沙丘拉平,水和流沙到有围埂的低洼地面,排出水后淤成平展的农田,水再重新抽回加以利用.经过多种措施治理,现在榆林的林草覆盖率将近50%,每年的风沙次数从过去的100多次降为10次以下.图2是“引水拉沙造田”工程示意图:
(1)请说出材料一中甲谷地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说出榆林地区这种治沙工程对当地有哪些积极的影响.  
(3)近些年来,榆林市大力发展大漠蔬菜产业,其大葱以其独特的风味在市场享有盛誉,球茎甘蓝创造了迄今为止全国单产最高纪录.请从自然方面说明榆林市发展大漠蔬菜的优势条件.
考点:影响农业区位因素,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
专题:
分析:(1)地貌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2)从环境角度,有效治理了风沙侵蚀,保护了农田;从工程角度,工程量小,并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3)气候干旱,光照强,且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养分积累.
解答: (1)首先是岩层下陷形成洼地,之后河流的冲积作用使河谷不断加深加宽.
(2)引水拉沙工程起到了减少风沙侵蚀,保护农田的作用,并且和传统的治沙比较,工程量小,并且可以循环利用水资源,缓解了当地水资源的紧张.
(3)干旱区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养分积累,是生产蔬菜,水果等的优势条件.
故答案为:
(1)先是由于岩层断裂下陷,后因河流冲积而形成.
(2)引水拉沙减少风沙侵袭;增加了当地的农田面积;循环利用水,节约了水资源;节省了传统治沙工程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
(3)光照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养分积累.
点评:本题考察了干旱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及生产过程中的生态问题治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我国各地入秋时间的序列是(  )
A、路线①的秋色是从南往北演进
B、路线②的秋色是从北往南演进
C、路线③的秋色是从中部往南、北演进
D、路线④的秋色是从东往西演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当嫦娥三号着陆时,此时英国伦敦的时间是(  )
A、14日12时11分
B、14日13时11分
C、13日13时11分
D、15日13时11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梅里雪山位于横断山区,雪线高度4 000m左右.该山雪线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抬升,降水丰富
B、纬度低,气温比较高
C、距海远,降水比较少
D、山坡陡,冰雪下移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根据四个山地植被分布情况,判断它们的纬度由低到高依次是(  )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
C、①②④③D、②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图中沿90°经线自南向北依次出现的自然带是草原-森林-草原,导致这种更替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B、洋流
C、大气环流D、海陆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造成这三座山脉植被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势高低B、纬度高低
C、坡向D、距海远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该森林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森林带在亚欧大陆分布的南界,大陆东部比西部偏北
B、该森林带在全球范围内的高纬度地区广泛分布
C、该森林带主要分布区是世界现存面积最大的天然林区
D、该森林带主要位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等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图中M、N两地所属自然带依次是(  )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热带雨林带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热带雨林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热带草原带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草原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