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某校“地理社团”进行了网上模拟探究活动。如图所示为模拟探究的区域和探险路线。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图中七个活动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部位于北半球 B.全部位于东半球
C.⑦地的自转线速度最大 D.④地的自转角速度较大
2.下列选项中,多雨期相反的一组是
A.①③ B.④⑤
C.②⑥ D.⑥⑦
3.若返程时从⑥地乘飞机飞往①地,则其最短航程的方向为
A.一直向东 B.先向正北,后向正南
C.先向东北,后向东南 D.先向西北,后向西南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15-16学年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河南分校高一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小到大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B.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总星系
C.地月系→银河系→总星系→河外星系
D.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总星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宁夏银川市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地计划在海拔1 00米以上丘陵种植杨梅,按3株/1 00平方米标准种植,图示范围内大约需要种植
A.1 00株 B.1 000株
C.3 500株 D.9 600株
2.据图判断,A段村道比B段村道更曲折,主要是为了
A.开发旅游资源,方便游客观赏
B.监测高速公路车流量
C.少占杨梅林的规划用地
D.减缓坡度,减少工程难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高三全国大联考第二次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5分)读欧洲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分析多瑙河丙城附近河段冬季径流量最小的原因。(4分)
(2)指出丁山脉地区众多的“U”型谷、角峰、湖泊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并从海拔和纬度的角度说出该外力作用表现明显的地区的特征。(3分)
(3)雪线指终年积雪区域的下界,即年降雪量与年消融量相等的平衡线。简述丁山脉南北两坡的雪线高度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高三全国大联考第二次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沿30°纬线某月平均气温曲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月份最可能为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2.与乙地相比,甲地
A.热量充足 B.光照强烈
C.云量大 D.昼夜温差小
3.乙地比两侧气温高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 B.洋流 C.距海远近 D.地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浙江省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性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表为某城市的气候资料。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月份 | 7 | 8 | 9 | 10 | 11 | 12 | 次年1 | 次年2 | 次年3 | 次年4 | 次年5 | 次年6 |
气温(°C) | 11.5 | 12.0 | 12.6 | 14.6 | 19.3 | 23.2 | 26.3 | 26.8 | 24.4 | 20.4 | 15.9 | 11.1 |
降水( mm ) | 61.2 | 57.0 | 47.2 | 36.1 | 22.6 | 10.4 | 3.1 | 7.1 | 32.5 | 60.5 | 56.0 | 66.8 |
1.影响该城市降水的主要因素是
A.暖流 B.西南风 C.西北风 D.东南风
2.该城市可能属于下列的国家是
A.美国 B.南非 C.巴西 D.意大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江西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表是我国A、B两城市(忽略两地海拔差异)某日的日出日落时间,回答下列各题。
地 点 | 日出时间 | 日落时间 |
A城市 | 06:06 | 17:06 |
B城市 | 07:14 | 18:34 |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天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到北回归线之间
B.A城市处地球自转线速度小于B城市处的地球自转线速度
C.这天AB两城市都看到太阳从东北方升起,西北方落下
D.A城市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2.A城市位于B城市的:( )
A.东北面 B.西北面
C.东南面 D.西南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湖南省常德市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判断下列河流中有可能出现凌汛的是( )
A.莱茵河 B.鄂毕河
C.多瑙河 D.密西西比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江苏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专家将季风区因地质环境特殊,又缺少水利设施而存留不住水的现象,称为工程性缺水。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地区中,工程性缺水最严重的是
A.华北平原 B.云贵高原
C.河西走廊 D.四川盆地
2.缓解当地“工程性缺水”的最有效措施是
A.跨流域调水 B.修建水库
C.人工降雨 D.植树造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