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材料一到材料四,完成下列问题(16分)

读材料一到材料四,完成下列问题

(16分)

材料一:该图示意吉林省某地1970~2000年湿地面积、年均温与年降水量的变化。

 

 

材料二:山西省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

 

 

材料三、五大国主要产值、资源消费指标占世界比重(%)

 

国家

GDP

(2003)

工业增加值

(2003)

钢消费量

(2003)

煤炭消费量

(2004)

石油消费量

(2004)

中国

11.8

22

26.62

34.44

8.19

日本

6.6

7.1

7.94

4.35

6.41

美国

20.1

16.5

10.71

20.31

24.89

 

材料四、中美两国自然资源损失占世界比重变化

 

 

(1)读材料一,说出1980年以后该地湿地面积的变化,并分析自然原因。(4分)

 

(2)简述1990年以后湿地变化可能对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4分)

 

(3)读材料二所示生产模式与单纯输出煤炭相比,主要的优势有哪些?(3分)

⑷材料三、四中反映出中国目前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是                       ,

其原因是             、管理水平相对落后。(2分)

 

⑸请描述中国与美国自然资源占世界比重的变化规律。(3分)

 

【答案】

(16分)(1)80年代湿地面积扩大,90年代湿地面积缩小。(2分)

自然原因:80年代降水量增多;90年代降水量减少,气温升高,蒸发加强。(2分)

(2)不利影响:生物多样性减少;气候的大陆性增强;旱涝灾害增多,水质下降。(4分)

(3)减少了运输压力(1分);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1分);形成了能源利用的多样化,提高资源利用率(1分);增加了就业机会(1分);减轻了输入地的环境压力(1分)等。(每点1分,共3分)

⑷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1分)   生产技术(1分)

⑸美国自然资源损失占世界比重呈下降趋势,中国自然资源损失占世界比重在1993年前呈上升趋势,1993年之后呈下降趋势。(3分)

【解析】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013

读下列材料,回答(1)~(4)题。

材料一 “以邻为壑”的含义。

以邻为壑,出自《孟子·告子下》:“是故禹以四海为壑。今吾子以邻国为壑。”意思是拿邻国当做大水坑,把本国的洪水排泄到那里去。比喻只图自己一方的利益,把困难或祸害转嫁给别人。

材料二 自上世纪50年代起,每年都有大量的垃圾从发达国家转到发展中国家,东南太平洋的某些岛国成了美国的大垃圾场,虽然当地人也知道垃圾遗害无穷,但因经济贫困,也无奈接收。

材料三 张涛同学在一个超市门口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在短短的十分钟内,就有多达80个方便袋带出超市,被访问的26人中,竟无一人自带工具。当问及是否知道“白色污染”时,96%的人表示知道。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菜篮子还是居家过日子必备工具,而今,早已难觅其踪迹。

材料四 大多数中低档饭馆都准备两种筷子,一种是多次使用,消毒处理后装在精美袋中的,这种一般提前摆放在桌子上,另一种就是大家熟悉的一次性方便筷,短且弯,有时还挫口,但为了显示对客人的尊重,主人往往一进屋就喊服务员把干净好用的筷子换成方便筷,尽管大家都知道非一次性筷子充其量自己再洗一下远比方便筷好用,但很少有人拒绝、撤换。

(1)环境问题的形成有很多原因,材料一、二反映的是

[  ]

A.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需求的无限性

B.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矛盾

C.个人利益与大众利益的矛盾

D.对环境问题的危害认识不足

(2)方便袋和方便筷等一次性消费品的大量使用,分别会带来哪些问题

[  ]

A.过度消耗资源和环境污染

B.水体污染和固体垃圾污染

C.环境污染和过度消耗资源

D.水土流失和酸雨

(3)下列行为或措施有利于减轻环境问题的是

[  ]

A.少用一次性方便筷

B.少到超市买菜

C.尽量使用绿颜色方便袋

D.方便袋用完后及时烧掉

(4)下列做法属于可持续发展行为的是

[  ]

①开垦草原地区的荒山荒坡,发展立体农业②退耕还林还草,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③为防止“赤潮”现象的发生,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④建立人工绿洲生态经济系统,是绿洲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