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我国城市环境噪声标准表”,区域:居住区,工业区,工业、商业、居住混杂区,交通干线两侧区,据我国城市环境噪声标准(单位:dB),下列区域分别属于____类别
类型 | 昼间 | 夜间 |
0 | 50 | 40 |
1 | 55 | 45 |
2 | 60 | 50 |
3 | 65 | 55 |
4 | 70 | 55 |
A.类别1、类别2、类别3、类别4
B.类别1、类别3、类别2、类别4
C.类别2、类别3、类别1、类别4
D.类别1、类别4、类别2、类别3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土地荒漠化及草地退化状况比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省区(简称)荒漠化比例最小的是
A. 青 B. 宁 C. 新 D. 秦
【2】下列防治草地退化的措施,合理的是
①生态退耕 ②开采矿产③合理载畜 ④增加水井数量
A. ①② B. ③③ C. ①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井田制是一种土地国有制,本质上是土地公有制
B. 公元前594年,鲁国的初税亩改革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C. 战国时代的各国改革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D. 均田制从北魏至唐代前期实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土地兼并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关于我国煤炭资源的地理分布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我国煤炭资源数量大且种类齐全,但地理分布差异较大
B. 煤炭资源的分布格局总体上北多南少
C. 我国南方地区没有煤炭资源分布
D. 煤炭资源集中分布在山西、内蒙古、陕西、新疆等地区
【2】【2】甲地区煤炭资源丰富,为了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①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 ②发展以煤为原料的化学工业
③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 ④大力发展公路运输,提高煤炭外运能力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我国部分优质农产品基地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乙两地均为我国重要的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其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 甲地位于沿海地区,冬季气温较高,露天蔬菜仍可正常生长
B. 甲地位于平原地区,受寒潮影响大,气温低,病虫害少
C. 乙地纬度较低,冬季热量较丰富,满足蔬菜生长
D. 乙地纬度低,降水多,利于蔬菜生长
【2】丙、丁两地均发展有乳制品生产企业,其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分别是
A. 丙:原料 丁:技术 B. 丙:原料 丁:市场
C. 丙:劳动力 丁:市场 D. 丙:政策 丁:交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美国各区域人口历史变化图和美国本土区划图,回答下列各题。
【1】abcd曲线代表的地区分别为
A. 西部 南部 中北部 东北部 B. 中北部 西部 东北部 南部
C. 南部 西部 中北部 东北部 D. 东北部 中北部 西部 南部
【2】影响美国人口分布最重要的因素是
A. 产业发展 B. 政策、交通 C. 自然条件 D. 战争
【3】关于美国人口的正确说法是
A. 美国人口重心继续向东部移动
B. 区域人口分布越来越不平衡
C.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向西部和南部迁移
D. 中央平原的农业开发是中北部人口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甲、乙、丙、丁四地的近年人口统计图”,回答下列各题。
【1】自然增长率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
A. 甲、乙、丙、丁 B. 甲、丙、乙、丁
C. 丁、丙、乙、甲 D. 丁、乙、丙、甲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甲地人口增长模式为“高高低”模式
B. 乙地一定属于发展中国家
C. 丙地人口数量最接近人口合理容量
D. 丁地城市化水平高,速度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示意我国东部某地区等高线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山峰与桥梁①的相对高度最有可能是( )
A.450米
B.650米
C.750米
D.850米
(2)对该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河流的流向为自东北向西南
B.地势由北、南、东三面向西部倾斜
C.②地夏季降水量大于③地
D.乙村易受泥石流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中国地域辽阔,各地区气候差异显著。结合图中的气候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比较上海、哈尔滨秋季(9-11月)降水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2)上海与成都纬度位置相近,但成都的冬季气温高于上海,分析原因。
(3)夏季到拉萨旅游,游客必备防晒用品和较厚衣物。请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