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环境保护】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PM10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10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它是目前我国各城市大气环境的首要污染物,对城市大气质量起到决定性影响。

材料二:高空分辨率遥感影像分类和植被覆盖率数据(%)

材料三:S1点的PM10月平均浓度图

(1)S1、S2、S3、S4四个监测点中空气质量最好的是          点,说明该点空气最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分析PM10夏季浓度特点形成原因。

(1)S2(2分)植覆盖率较高,生态环境好;建筑用地和裸地面积小(4分)

(2)夏季降水丰富,盛行东南季风,风力较强,污染物易扩散;植被更茂盛,滞尘作用大。(4分)


解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届宁夏银川一中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环境保护】(10分)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PM10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10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它是目前我国各城市大气环境的首要污染物,对城市大气质量起到决定性影响。
材料二:高空分辨率遥感影像分类和植被覆盖率数据(%)

材料三:S1点的PM10月平均浓度图

(1)S1、S2、S3、S4四个监测点中空气质量最好的是         点,说明该点空气最好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三分析PM10夏季浓度特点形成原因。(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银川一中2010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 题型:综合题

【环境保护】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PM10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10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它是目前我国各城市大气环境的首要污染物,对城市大气质量起到决定性影响。下图是我国南部某沿海城市(甲)2001年、2002年两年内PM10的观测资料。

材料一 72、S73。我国南部某沿海城市(甲)四个PM10监测点位置图。四个监测点的编号分别为S11、S71、S72、S73
材料二  PM10浓度数据的基本统计结果(单位:mg/m3

监测点
样本数
最大值
最小值
平均值
S11
724
0.162
0.010
0.062
S71
724
0.162
0.006
0.057
S72
725
0.178
0.012
0.061
S73
725
0.220
0.011
0.074
      材料三 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分类和植被覆盖率数据(%)
临测点
林地
草地
建筑用地
裸地
水体
其他
S11
38.6
14.13
12.33
11.25
23.69
2.24
S71
47.7
11.81
9.33
5.43
25.73
4.03
S72
51.8
10.65
9.86
7.75
19.94
3.55
S73
31.7
24.83
16.95
12.37
14.15
1.93
材料四 S11点的PM10月平均浓度与主导风向
(度)的关系图(提示:东南风的风向角为
135-165度)和PM10月平均浓度与月降雨强度
的关系图
(1)S11、S71、S72、S73四个监测点中空气质量
最好的是哪一个?说明该点空气质量好的原
因。(4分)
(2)分析S11点的6~7月PM10平均浓度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原因。(3分)
(3)根据以上分析,要进一步提高甲城市大气环境质量,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西省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环境保护】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能源紧缺是许多国家发展中面临的共同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各国采取了不同的对策,大力发展核电是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主要选择。2011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造成严重核泄漏给世人以警醒,提醒世人放慢核电的发展步伐,寻求新的出路。

材料二  A城市1961-2010年气候资料统计表

材料三  1980年—2010年世界风电装备技术发展趋势图

(1)根据材料二,判断A城市所在国适宜开发风能还是太阳能?并说明理由。(6分)

(2)结合材料一、三和所学的知识分析世界许多国家大力发展风电的原因。(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2011学年宁夏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环境保护】(10分)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PM10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10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它是目前我国各城市大气环境的首要污染物,对城市大气质量起到决定性影响。

材料二:高空分辨率遥感影像分类和植被覆盖率数据(%)

材料三:S1点的PM10月平均浓度图

(1)S1、S2、S3、S4四个监测点中空气质量最好的是          点,说明该点空气最好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三分析PM10夏季浓度特点形成原因。(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