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关于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集聚的过程
B.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和必然结果
C.城市是区域的中心,但对周边地区的发展影响不大
D.城市化必将扩大城乡之间的差距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已建、在建和规划建设的核电站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目前核电站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 资源 B. 市场 C. 技术 D. 交通
【2】核电作为能源的最大优点是
A. 就业岗位多 B. 环境效益好 C能量密集 D.投资成本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国家农调总队的抽样调查,中国每3个产业工人中就有2个来自农村地区.2003年中国外出务工的农民达1.14亿.读图完成下题.
(1)我国人口净迁入最多的省区是( )
A.新疆、山东、北京
B.四川、湖北、福建
C.广东、浙江、上海
D.上海、江西、浙江
(2)新疆成为我国西部地区人口净迁入最多的省区,主要因素是( )
A.自然因素
B.文化因素
C.教育因素
D.资源因素
(3)我国目前的这种人口流动将( )
A.严重阻碍沿海地区经济发展
B.加重沿海地区的环境压力
C.加快西部地区的农业发展
D.加速中部地区的资源开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内陆国经济落后,以农牧业为主,下图为该国城市及河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国主要的自然带是
A. 热带雨林带 B. 热带荒漠带
C. 热带草原带 D.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2】该国主要的运输方式是
A. 铁路运输 B. 公路运输 C. 河运运输 D. 航空运输
【3】影响该国城市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 河流 B. 气候 C. 旅游资源 D. 地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境内的澜沧江流域资源十分丰富,是一座有待开发的资源宝库。
(1)简述图示区域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2)简要分析澜沧江流域的开发方向。
(3)澜沧江流域在综合开发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长江的干流剖面图和中下游逐月流量变化曲线图,联系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利用的经验,结合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描述能正确反映长江中下游气候、水文特征的是( )。
A. 温带季风气候,河流有两个汛期 B. 温带大陆性气候,河流夏汛冬枯
C. 亚热带季风气候,河流水量夏秋多、冬春少 D. 高寒气候,冬季断流
【2】受流域自然背景的影响,长江的利用方式和流域开发方向是( )。
A. 上游以生态效益为核心,开发旅游业 B. 中游疏通河道,大力发展航运
C. 下游兴建大坝,防洪、发电D.采取梯级开发,实现流域的综合开发利用
【3】长江三峡工程的修建,带来的影响是( )。
A. 长江航运被大坝完全阻断 B. 改善了三峡河段的航行条件
C. 使坝址上游洪水发生几率增加 D. 长江中游平原耕地盐碱化现象加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
A. 海拔 B. 热量 C. 水分 D. 土壤
【2】下列地理现象中,甲、乙两地共有的是( )
A. 广泛种植水稻 B. 雨热同期 C. 冬季河流结冰 D. 水运发达
【3】目前甲、乙两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分别是( )
A. 旱涝盐碱危害、水土流失严重 B. 多风沙危害、水资源短缺
C. 生态破坏严重、多旱涝灾害 D. 水资源短缺、酸雨危害较严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树木涂白是指用涂白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和硫磺)将树干部分涂成白色,是绿化植物养护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目的是确保绿化植物安全越冬。近日,绿化部门对城区主要道路、景区、游园等地的树木进行了统一涂白,行道树树干刷白高度统一控制在离地面1.5米处,视觉上达到整齐划一、美观大方的效果(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绿化部门对城区行道树涂白的目的是
①杀菌、防止病菌感染 ②杀虫、防虫,减少下一年病虫害的发生 ③起到一定美化作用 ④防冻害、避免早春霜害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④
【2】【2】关于树木涂白的作用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有效减少地面长波辐射,防止地面热量大量流失
B. 使得树干白天和夜间的温差不大,减少树皮开裂
C. 使得树木萌芽和开花提前,以躲过早春低温冻害
D. 增加树木对阳光的吸收率,减少冻害发生的概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旅游空间扩大的原因是( )
A. 由于技术的发展,发现越来越多以前从未知晓的旅游地点
B. 现代高速交通工具的出现,使世界各地的距离日益“缩短”
C. 人们求知、探秘和猎奇欲望的减弱
D. 旧的旅游资源日益萎缩,新的旅游资源不断被发现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