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区域内
A.运河水可以向北自流B.工业结构中重工业比重较大
C.主要过政策控制城市化水平提升D.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2】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可以促进该区域
①区域内城市数量明显增多 ②区域对外经济辐射功能增强
③区域内产业布局更具特色 ④区域内人口迁移更加频繁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3】实现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措施可以是
①提升城市内部路网密度 ②统筹区域产业发展规划
③建成城市间快速交通体系 ④加大城市住宅建设力度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答案】
【1】D
【2】B
【3】C
【解析】
【1】运河水只有黄河以北可以向北自流,A错误。该区域是我国沪宁杭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B错误。该区域仅是对上海的城市规模政策控制,而不是整个区域都政策控制城市化水平提升,C错误。该区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对。故选A。
【2】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了长三角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水平明显提高,而区域内城市数量并没有明显增多,①不对。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要使城市互联互通,消除城市壁垒,共同发展,因此城市服务功能增强,对外经济辐射功能增强,②对。区域一体化发展要求该地区交通便利,产业进行合理分工,使产业布局更具特色,③对。区域内人口迁移不会更加频繁,④不对。故选B。
【3】实现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措施可以提升城市间路网密度,①不对。区域一体化发展使城市互联互通,统筹区域产业发展规划,共同发展,②对。应当建成城市间快速交通体系,使区域内部联系更加快捷,实现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③对。加大城市住宅建设力度,对实现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作用不大,④不对。故选C。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位条件优越,自然禀赋优良,经济基础雄厚,体制比较完善,城镇体系完整,科教文化发达,已成为全国发展基础最好、体制环境最优、整体竞争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通常情况下,灰熊主要分布在北极圈以南,北极熊主要分布在北极圈以北。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白色北极熊爸爸,赫然发现孩子们一个个灰不溜秋,越来越像隔壁家的“老灰”……至此,“混血熊”在北极圈出现了。读图,若干年后,北极地区也许再也找不到一头纯白色的北极熊了。从根本上防止这种情况出现的措施是( )
A.适当猎杀公灰熊B.建立北极熊保护区
C.禁止热带雨林的开发D.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a)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回答题。
【1】该流域开发过程中
A.降水量增加 B. 蒸发量增加 C. 下渗减少 D.地表径流减少
【2】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为图1B.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
A.Ⅰ、Ⅱ、Ⅲ B.Ⅱ、Ⅰ、Ⅲ C.Ⅲ、Ⅱ、Ⅰ D.Ⅲ、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2020年2月,持续燃烧了5个月的澳大利亚山火终于熄灭了,它所产生的浓烟飘过1.1万公里,抵达智利沿海。每次火灾过后,率先吐枝发芽呈现生机的是桉树,它根系深,生长迅速,由此逐渐取代其它树种而成为优势树种。同时由于其遮挡阳光,会导致矮小的植物生长缓慢甚至死亡。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澳大利亚的火灾分为两类,以发生地的地形命名为山地火和平原火,下列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A.①地为平原火,7月多发
B.②地为平原火,7月多发
C.③地为山地火,救援难度低
D.④地为山地火,火灾危害较小
【2】桉树在林区中比重越来越高,这对澳大利亚带来的影响是
A.缓解当地水资源紧张B.保持水土能力增强
C.生物多样性增加D.土壤变得更加贫瘠
【3】飘至智利上空的浓烟会造成
①大气逆辐射减弱②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
③该国洪灾频发④低纬度较高纬度降温更明显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滩,指河床内有洪水时淹没、中小水时露出的地面。黄河下游河道宽,水位浅,泥沙淤积,形成广阔的滩地。黄河滩内居住着大量的人口,滩地平时是群众生活居住的场所,是农业生产的土地,汛期又成了洪水漫溢之地。滩区房子不断重复着“淹没-倒塌-重建-淹没”的轮回,滩区群众生活贫困。眼下,山东正大力推进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建设千里黄河生态经济走廊,确保“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
(1)根据图示和所学,描述黄河滩区的形成过程。
(2)虽然灾害频发,生活贫困,但是滩区居民们仍然在此生活。推测他们选择留下来的理由。
(3)简述水利专家们反对在黄河岸边修建生产堤(滩区群众为保护耕地、村庄自修自守的土堤)的原因。
(4)根据材料和所学,试为当地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下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表示枯雪年平均气温日变化的曲线是
A.①B.②C.③D.④
【2】该地寒冷期
A.最低气温高于-16℃B.气温日变化受积雪状况差异影响不大
C.膜内温度日变化大于气温日变化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
【3】该地寒冷期,图示平均温度最高值②曲线高于①曲线的主要原因是
A.受双层覆膜影响B.受气温日变化规律影响
C.受降雪丰枯影响D.受所在区域位置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8年1月14日17时18分 ,在秘鲁沿岸太平洋海域 (_______)°S ,74.72°W ) 发生 7.2级地震,震源深度(震源到地表的距离)20 千米。读“南美洲政区图和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A. 下地幔 B. 地核 C. 岩石圈 D. 软流层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秘鲁位于非洲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 B. 秘鲁渔场因寒暖流交汇形成
C. 秘鲁寒流使沿岸热带荒漠带向赤道延伸 D. 秘鲁沿岸洋流自低纬向高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地某时刻的气压和气温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此图表示的是夜晚
②此图表示的是白天
③此时吹山风
④此时吹谷风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2】甲地的夜雨较多,其主要原因是该地
A.夜晚的气温高于白天的气温,气流作上升运动
B.夜晚气温低于白天,气流作下沉运动
C.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低,气流作下沉运动
D.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高,气流作上升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北半球某地气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A处的天气系统是________,在该系统控制下,其天气特点是________。影响B处的天气系统是________,在该天气系统的控制下,B处可能出现________天气。
(2)C、D、M、N四处中发生降水的是________、________。
(3)图中E、F两点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_,因为________。
(4)E点的风向________。
(5)比较E、F、M、N四地气压大小: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