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永安石林位于福建省永安市西北13km处的大湖镇低山丘陵区,由鳞隐、石洞寒泉、洪云山、寿春岩4处石林区组成。永安石林发育于石炭-二叠纪的石灰岩里,该地质时期永安地区以浅海相沉积为主。石林高度在2~36m,形态各异,有孤立的柱状、塔状锥状,也有共—基座的丛状、笔架状,有平顶的、尖顶的,有的是光滑的柱状而顶部却是密集的锯齿状溶沟和石芽,有的灰岩裸露,有的罩着一层藤本植物。同样是石林地区,石林广布的云南省石林县的森林植被覆盖率为42.2%,永安市的森林植被覆盖率却高达82.3%,堪称世界石林绿色奇迹。下图为永安大湖镇石林分布图。

(1)推测永安市大湖镇石林形成前的自然环境特征。

(2)说明永安市大湖镇地质时期石林的形成过程。

(3)说明永安市大湖镇形成石林景观的有利条件。

(4)分析永安市大湖镇石林地区比云南路南石林地区森林覆盖率高的自然原因。

【答案】(1)温暖湿润的浅海环境;光照充足;海水中生活着大量的贝壳等生物。

(2)早期永安治区海洋广阔,海洋中有大量的贝壳珊瑚等生物的遗体沉积形成石灰岩层地壳,海洋变为陆地,石灰岩层出露地表;气候温暖湿润地表石灰岩层经长期的流水侵蚀、溶蚀等外力作用,形成石林。

(3)多低山丘陵地貌,地形起伏较大;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沛;地表径流多,流水侵蚀、溶蚀作用强,形成石林。

(4)永安市大湖镇地处低山丘陵盆地,地势较低,气温较高;永安市大湖镇距海较近,年降水量多,有利于树木生长。

【解析】

本题以福建永安市大湖镇石林为背景材料,考查当地石林形成前的自然环境特征、石林的形成过程、形成石林景观的有利条件以及永安市大湖镇石林地区比云南昆明路南石林地区森林植被覆盖率高的自然原因,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阐述和解释地理问题的能力。

(1)水安市大湖镇石林形成前的自然环境特征可从远古时期的海洋面积、光照条件、气候特征、浅海水生生物等方面说明。从材料可知,石林形成之前为大片的浅海,温暖湿润,光照充足,海洋生物丰富,特别是贝壳类的海洋生物较多,这些条件为后来石林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和气候条件。

(2)永安市大湖镇地质时期石林的形成过程可从岩层沉积、地壳运动、外力作用等方面说明。石林的形成过程大致为:早期的浅海温暖湿润的环境,光照充足,海洋生物大量繁殖,海洋中有大量的贝壳珊瑚等生物的遗体沉积形成石灰岩层地壳,后来地壳抬升,海洋变为陆地,石灰岩层裸露,流水的侵蚀(溶蚀)的长期作用,形成石林。

(3)永安市大湖镇石林景观形成的有利条件可从地形起伏、气候对径流的影响、流水侵蚀和溶蚀作用等角度分析。从图上看,永安市大湖镇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形起伏大;气候暖湿;降水多,地表径流多,流水侵蚀(溶蚀)作用强;在长期的流水作用下形成石林。

(4)永安市大湖镇石林地区森林覆盖率高的自然原因可从气温、降水等角度分析。该地地处亚热带地区,气候暖湿,有利于植物生长;山地丘陵为主的地形,适合发展林业;永安市大湖镇距海较近,年降水量多,有利于树木生长。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云南中部的哀牢山北段气温年较差小,气候条件复杂多样。受西南季风影响,该山迎风坡按湿绝热梯度 0.6℃/ 百米爬升降温,在背风坡按干绝热梯度 1.0℃/百米下沉增温,从山麓至山顶可划分为 6 个山地农业气候层。该山段农耕地主要分布在海拔 2100 米以下,以上为常绿阔叶林带,常绿阔叶林通常以最冷月均温 0℃左右为其分布临界。下图示意哀牢山北段某剖面山地农业气候层的分布。

(1)分析哀牢山北段气候条件复杂多样的原因。

(2)与东坡相比,说明该山段西坡农耕业生产的优势条件。

(3)该山地 2100 米以上有亚热带植被分布,却不宜种植亚热带作物,请解释原因。

(4)指出该山地农业气候层在东西两坡的分布差异,并分析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2011年和2012年两大产业结构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产业产值保持稳定

B.2012年该市以第二产业为主

C.2012年该市第三产业比重最大

D.三大产业应坚持均衡发展

2该市目前发展面临“资源、能源短缺;进一步发展需要更多劳动力,而城市已经不堪人口重负;环境承载力达到极限”的处境。对此,你认为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禁止外来人口迁入,控制人口规模

B.实行区域合作,加快产业转移

C.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D.提高土地价格,缓解土地、空间不足的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青岛里院是由西式洋楼与四合院巧妙结合的传统民居建筑。青岛里院形成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20世纪40年代达到鼎盛。1933年青岛有各类里院建筑506处,现存里院建筑仅剩6处。依街而建的里院建筑像永不重复的几何图案,错落有序。目前,里院正在申报青岛市第三批历史建筑。下图为青岛里院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青岛里院外部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

A.城市用地面积B.城市盛行风向

C.城市居民习俗D.城市街道走向

2导致青岛里院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里院受损衰落B.里院住户搬迁

C.城市化建设D.工业化进程

3将里院申报为青岛历史建筑有利于( )

A.改善城市环境B.保护城市古建筑

C.控制城市规模D.提高城市等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住宅的环境设计特别关注树种的选择与布局,不同树种对光照与风有不同影响。图5 为华北某低碳社区(40°N)住宅景观设计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仅考虑阳光与风两种因素,树种与房屋组合最好的设计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为保证冬季太阳能最佳利用效果,图中热水器安装角度合理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我国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近年来,在能源危机和环境压力下,我国各地的太阳能电站迅猛发展,全国各地兴起了建设光伏电站的热潮,装机量呈现爆发式增长。沙漠、荒野、山地、滩涂、湿地、湖泊都成了太阳能发电站的新领地。目前,光伏电站的设计使用寿命大约为30年,20402050年,我国光伏组件将处于报废大潮,这些报废的光伏材料含有大量有毒物质。下图示意光伏发电景观。

简述太阳能光伏发电站爆发式增长对当地产生的不利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王先生于2017年1月1日乘坐航班从上海出发,飞往美国旧金山(西八区)。下图为“在互联网上查询到的该航班信息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本次航班飞行时长约

A. 9小时 B. 11小时 C. 13小时 D. 15小时

2王先生出发时为1月1日,到达时为12月31日,导致本次飞行“时光倒流”的原因是

A. 该时段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B. 起飞与降落两地分属不同半球

C. 起飞与降落两地经度差异显著 D. 飞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的薄荷岛,位于菲律宾中部,森林茂密。但岛上多座高度在40~120米的石灰岩小山上却只长草不长树,形似草堆,每年热季,“草堆”干枯,转为褐色,犹如一排排巧克力摆放在大地上,因此它们被当地人称为“巧克力山”。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巧克力山“只长草不长树”的原因是( )

A.土层过薄,树木难生长B.地势较高,热量条件差

C.森林破坏,石漠化严重D.山坡陡峻,水源难保持

2能够观赏到该岛地面褐色“巧克力”的旅游时间在( )

A.3~5月B.6~8月C.9~11月D.12~2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季节性积雪是干旱区和寒冷区最敏感的环境变化响应因子。下图是我国东北某地2007年3月1-31日积雪深度、日平均气温、地表温度及地气温差(地表温度与气温之差)的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积雪对土壤起保温作用最强的时段是( )

A.3月1-3日B.3月4-15日

C.3月16-19日D.3月21-25日

2积雪对土壤起保温作用主要是因为( )

A.雪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大B.积雪吸收大气热量使气温降低

C.积雪释放热量给地面D.积雪阻碍了地气之间的能量交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