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2011年4月1日起,广州向城市垃圾不分类开罚单,推动垃圾分类,以此实现减量、减害和资源化。下列对城市垃圾的处理,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垃圾分类,填埋处理B.焚烧发电
C.露天焚烧D.远郊堆放,自然降解
B

材料中要使城市垃圾分类,实现资源化,A选项中虽然实现了垃圾分类,但是没有资源化,因此错误,C选项的垃圾处理方式会对大气造成污染,错误。D选项中远郊堆放,自然降解叶不符合上述理念。B选项中的做法实现资源化,因此正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一氧化碳是一种可以使人致死的有毒气体。汽车排放的一氧化碳量较多的状态是:
A.开着发动机停车等候B.高速行驶C.中速行驶D.加速超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据国家环保部公布的2010年环境年报获知,近半数的监控城市有酸雨,酸雨率为100%的城市主要集中分布在四川、江苏、江西、浙江、福建、上海等省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省市均分布在长江以南
B.降水量大是上述省市酸雨严重的主要原因
C.酸雨使农作物减产、森林植被受损
D.减少CO2排放是防治酸雨的根本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读图表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2008年中国内地各省(区、市)经济总量排名(不含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和台湾省)
排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省区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河南
河北
上海
辽宁
四川
湖北
湖南
排名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省区
福建
北京
安徽
黑龙江
内蒙古
广西
山西
陕西
江西
吉林
天津
排名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省区
云南
重庆
新疆
贵州
甘肃
海南
宁夏
青海
西藏
 
 
 
材料二 :2006年中国内地各省(区、市)废水排放情况示意图(不含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和台湾省)

(1)材料一、二中,前五位的省区相同,原因是__▲__。
(2)从排放的废水构成比例看,上海与重庆的差别是__▲__,原因是上海__▲__
(3)除工业和生活废水外,水污染的来源还有__▲__。
(4)江苏工业废水的排放量居全国首位,请谈谈减排的措施。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世界部分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回答29~30题

小题1:有关图中所反映的环境问题形成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沙漠边缘区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
B.②当地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煤炭含硫量高
C.③气候大陆性显著,降水的季节变化大
D.④地形起伏大、气候干旱、土质疏松
小题2:与图中②环境问题无关的污染物是    (   )
A.工业排放的废气B.家庭炉灶排放的废气
C.汽车排放的废气D.建筑工地扬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环境保护】(10分)
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城市部分地理要素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b图中A、B、C为a图中甲、乙、丙三个监测站的分布位置,c图为该地区风频,则合理的匹配是(2分)
A.甲 乙 丙        B.丙 甲 乙       
C.甲 丙 乙        D.乙 丙 甲
(2)简述a图中显示混浊天气日数的季节特征及成因。(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图是 “我国某年份酸雨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酸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雨水pH值大于5.6的地区为酸雨区
B.我国的酸雨主要是碳酸型酸雨
C.酸雨会使水、土壤酸化,危害生物,腐蚀建筑物,并危害人体健康
D.防治酸雨的根本途径是减少氟立昂和氧化氮的排放
小题2:我国西南地区出现重酸雨区的原因主要有(  )
①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 ②地形闭塞,不利于酸性气体的扩散
③多云雾,易形成酸雨  ④气温高,不利于空气对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选修6—环境保护】
材料一  2010年7月3日,福建紫金矿业紫金山炼铜厂发生铜酸水渗漏事故,事故造成汀江部分水域严重污染。地方政府启动了对流域中水库水量的应急调配等机制。
材料二 下图为土壤生态健康与食物安全示意图。

(1)河流所属的_____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控制本次河流发生污染的应急措施主要是______。(4分)
有人认为:即使土壤遭到污染,只要人们不食用土壤产出的动植物,健康就不会受影响。这种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3分)
(2)材料二显示,环境问题根源在于人类的_____活动,协调“全人类的一切基本需要”与“生物圈耐受极限”两者关系的根本方法是______,约束企业必须朝_____生产的方向发展。(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10分)环境保护
2007年5月太湖蓝藻大暴发,造成无锡市饮水危机。阅读下列材料与图片,对太湖蓝藻大暴发事件进行研究,完成下列各题。(10分)
材料一:水华是蓝藻死亡腐败后在水面形成的一层浮沫。蓝藻一年中在水中随季节上下移动、漂浮。

太湖蓝藻每年一般在5月底6月初水温较高时发生,多见于湖区周围的小水湾等水体流动性差的水域。
材料二:近20年来,化学工业是太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工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使太湖地区人口密度迅速增大。城镇化的发展,使耕地锐减,为了维持粮食总产量的相对稳定,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和除草剂。农村也开始大量使用抽水马桶,污水处理能力极其有限。
材料三:无锡地区(如上图)2006年冬季日平均气温达6.8℃,比往年高2.5℃;2007年入春以来日平均气温比往年同期偏高2.5℃,且入夏时间比往年提前了一个月;2007年1到5月降水量减少,水位低;吹偏南风的时间比往年提早一个月。
(1)试分析太湖每年发生蓝藻现象的主要原因。(3分)
(2)试分析2007年5月初太湖无锡水域蓝藻大暴发的主要原因。(3分)
(3)有专家对太湖污水处理提出如下治理方案:把环太湖的污水集中起来,经过预处理后,穿过南通,送到黄海边生长着芦苇等植被的滩涂,最后排入大海。请你评价该方案的优缺点。(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