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17.如图所示区域为夜半球,A为圆心,B点纬度为75°,且B点西侧为西半球,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15°S,160°E,C点的地理坐标是75°N,160°E.
(2)此时北京时间是9:20.
(3)此时在赤道上既属于东半球又属于昼半球的范围是70°E向东到160°E.
(4)图中A、B、C三点的线速度大小排列A>B=C;三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小排列A>B>C.(用“>”、“<”、“=”符号表示)

分析 (1)根据图中昼夜分布、B点纬度、B点西侧为西半球判断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和C点地理坐标.
(2)地方时的计算根据“东早西晚、东加西减”.
(3)东半球的范围是从20°W向东到160°E,赤道上昼夜平分.
(4)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分别向南北两侧逐渐递减;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分别向南北两侧逐渐递减.

解答 解:(1)根据图示A点为原点,B点纬度为75°,图示区域为夜半球,判断晨昏线与75°纬线相切,北极地区出现极夜,判断太阳点的纬度位置为15°S,根据B点西侧为西半球,故 判断B点的经度为20°W,而B点为夜半球的平分线,时间为0时,则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度为160°E.C点的地理坐标与B点对趾,故地理坐标为75°N,160°E.(2)图示160°E的地方时为12时,则可计算北京时间.
(3)东半球的范围为20°W向东到160°E;赤道上昼半球的范围从6时(计算得位于70°E)向东到18时(计算得位于110°W).故交集可得赤道上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昼半球的范围.
(4)线速度的规律: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图示A点纬度最低,线速度最大;B、C点的纬度相等,故线速度相等.正午太阳高度从直射点15°S,向南北两侧递减,故A点最大,C点出现极夜,正午太阳高度为0°,最小.
故答案为:(1)15°S,160°E;75°N,160°E.
(2)9:20.
(3)70°E向东到160°E.
(4)A>B=C;A>B>C.

点评 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海口一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地球运动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进行探究时遇到一些问题,请结合所学地理知识予以解答.
遇到的问题解答问题
(1)他们认为:在一个窗户朝正南的房间里,全年正午阳光都能照射到房内.你认为是否正确?为什么?
(2)如图是他们绘制的“冬至日旗杆影子在日出、正午、日落时的示意图”.该图表达是否正确?为什么?
(3)他们在进行图象转换时遇到了困难,请将如图所示内容按要求转绘在右图中.
(要求:绘出晨昏线,用阴影表示黑夜,标出直射点所在经线的经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站向北看去,山丘下的湖泊,就像一块碧玉一般,镶嵌在大地上;而湖泊北部和东部两座延伸出来的长长山脊,如同一双温柔的手,以无限的深情呵护着这熟睡的精灵”.文中的“精灵”是指(  )
A.高山海B.拒马河沿线冰沼C.西湖D.燕鸥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读图(图中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光照来自图的右侧,粗实线为180°经线).完成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晨昏线是晨线(晨或昏)线.
(2)图乙中角a的度数为23°26′.
(3)图乙示时刻全球新旧日期的比例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科技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关系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人口增多一定会带来环境问题.×(判断对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与甲地相比较,乙地(  )
A.年降水量更小
B.春分日这天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幅度更大
C.一年中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更小
D.雨季持续时间更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该城市交通拥堵的方向及合理解决措施(  )
A.南北方向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设施B.东西方向  鼓励购买私家车
C.南北方向  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分区D.东西方向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设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在Ⅰ期(  )
A.人口急剧膨胀B.人口老龄化
C.人口增长停滞D.人口平均寿命较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